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目迷五色

目迷五色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贞元中,李缪公先榜落矣。先是出试,杨员外于陵省宿归第,遇程于省司,询之所试。程探靿(注:勒,音yào,靴筒)中得赋稿示之,其破题曰:‘德动天鉴,祥开日华。’于陵览之,谓程曰:‘公今年须作状元。’翌日,杂文(唐时称应试的文章为杂文)无名。于陵深不平,乃于故策子末缮写,而斥其名氏,携之以诣主文,从容绐(音dài,欺骗,此指故意假说)之曰:‘侍郎今者所试赋,奈何用旧题?’主文辞以非也。于陵曰:‘不只题目向有人赋次(次,及),韵脚亦同。’主文大惊。于陵乃出程赋示之。主文赏叹不已。……于是请擢为状元。”

唐人李程应试作《目五色赋》,主考官不辨其才,遂落榜。后经杨于陵推荐,始补擢登科。后用为咏主考官眼力不济,不识真才之典。

宋.苏轼《分类东坡诗》卷二十一《送李元叔》:“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终迷目五色。”


主谓 五色,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借指色彩缤纷,形容被错综复杂的现象所迷惑,辨不清事物的本质。语本《老子》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吴晗《论打手政治》:“叫人民~,搞不清真假、辨不明是非。”[例]他夫妻俩~,双双都吸毒。△多用于表示事物的状况。→五光十色 五色目迷 眼花缭乱 ↔了了可见 漆黑一团


【词语目迷五色】  成语:目迷五色汉语词典:目迷五色

猜你喜欢

  • 陪台

    《左传.昭公七年》:“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逃而舍之,是无陪台也。”清俞正燮《癸

  • 蓬莱清浅

    同“蓬莱水浅”。宋朱敦儒《桃源行》词:“几度蓬莱清浅,侧翅曾傍看。”清曾国藩《闻客话里中近事》诗:“蓬莱清浅信推迁,回首乡关事可怜。”主谓 蓬莱,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山。蓬莱海水又下降。比喻沧海桑田

  • 经纶满腹

    源见“经纶”。形容人饱学而有处理大事的才能。亦泛指人很有学问。《歧路灯》五五回:“我看其人博古通今,年逾五旬,经纶满腹,诚可为令婿楷模。”见“满腹经纶”。《歧路灯》55回:“我看其人博古通今,年逾五旬

  • 鲁恭壁书

    鲁恭:西汉鲁恭王刘余。壁书:在墙壁里发现古代书籍。鲁恭王刘余是汉景帝刘启之子,在汉景帝前二年(前155年)立为淮阳(今河南淮阳县)王。吴楚等七国的叛乱被平定后,在汉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刘余改任鲁

  • 袒裼裸裎

    《孟子.公孙丑上》:“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袒裼(tǎnxī):露臂,指脱去上衣,露出内衣。裸裎(luǒchéng):裸露身体。“袒裼裸裎”,意谓赤身露体。形容极其粗野无礼。宋.陈亮《送叔

  • 乐此不为疲

    乐于从事某事而不知疲倦。语出《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不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明.张岱《家传》:“先子独

  • 挟剑赴长桥

    源见“周处杀三蛟”。指勇除凶暴。唐李贺《听颖师琴歌》:“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 赘翁

    《宋史.隐逸.王樵传》:“王樵字肩望,淄州淄川人。……咸平中,契丹游骑度河,举家被掠。樵即弃妻挺身入契丹访父母,累年不获,还东山。……遂与俗绝,自称赘世翁。於城东南隅累砖自环,谓之‘茧室’,铭其门曰:

  • 呆如木鸡

    同“呆若木鸡”。鲁彦周《廖仲凯》六章八五:“那几个军人和财主,一个个呆如木鸡。”见“呆若木鸡”。《慈禧太后演义》3回:“这时桂祥被舆夫一嚷,好似钳住了,~一般。”【词语呆如木鸡】  成语:呆如木鸡汉语

  • 揽桓须

    源见“闻筝堕泪”。表示赞赏或感激。宋苏轼《次韵和刘贡父登黄鹤楼见寄并寄子由》之二:“不矜持汉节,犹喜揽桓须。”又《浣溪沙》词:“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词语揽桓须】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