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秉文攀人

秉文攀人

指赵秉文攀连友人事。赵秉文(1159-1232年),金磁州滏(fǔ府)阳(今河北磁县)人,字周臣,金世宗大定年间进士。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赵秉文应召入朝任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他给朝廷上书论述宰相胥持国应当罢免,宗室完颜守贞可被提拔重用。金章宗召见并询问赵秉文,赵说的与上书中的论述出入很大,于是章宗就责成知大兴府事内族(róng容)等审讯赵秉文。赵秉文开始不肯说,盘问他的奴仆,一一说出了与赵秉文有交往的人。于是赵秉文交待说:“起初想上书时,曾与翰林修撰王庭筠、御史周昂、尚书省令史潘豹、郑赞道、高坦等私下交谈商议过。”王庭筠等皆因此入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有关官员认为赵秉文上书言词狂妄,依法当究,但金章宗不想以言论将人治罪,特将赵秉文免罪。因古时有个朱云由于弹劾皇帝老师而被判以死罪。当御史前去拖其就法时,他死死攀住殿前栏杆反抗,将殿槛也给拉断了。皇帝怒消,收回成命。所以人们将朱云和赵秉文连在一起,编了歌谣说:“古时有个朱云,今天有个秉文。朱云攀断殿槛,秉文攀连友人。”士大夫无不因赵秉文攀连友人事而耻笑他。

【出典】:

金史》卷110《赵秉文传》2426页:“明昌六年,入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上书论宰相胥持国当罢,宗室守真可大用。章宗召问,言颇差异,于是命知大兴府事内族等鞫(jū居,审讯)之。秉文初不肯言,诘其仆,历数交游者,秉文乃曰:‘初欲上言,尝与修撰王庭筠、御史周昂、省令史潘豹、郑赞道、高坦等私议。’庭筠等皆下狱,决罚有差。有司论秉文上书狂妄,法当追解,上不欲以言罪人,遂特免焉。当时为之语曰:‘古有朱云,今有秉文,朱云攀槛,秉文攀人。’士大夫莫不耻之。”


猜你喜欢

  • 王孙春草

    《文选》卷三三汉.刘安《骚.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唐.李善于题下所作的序注说:“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小山之徒,闵伤屈原,身虽沉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

  • 禽填海

    同“精卫填海”。唐杜甫《寄岳州贾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诗:“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严复《哭林晚翠》诗:“每欲禽填海,深怜虱处裈。”

  • 泥鸿

    同“鸿爪雪泥”。明唐寅《题画陶谷》诗:“信宿因缘逆旅中,短词聊尔识泥鸿。”【词语泥鸿】   汉语大词典:泥鸿

  •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顺任自然,不妄为。 一切听其自然,天下就没有什么事办不成。 古代道家在政治上反对变革,希望社会不要有任何作为,天下自然会稳定。语出《老子》三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同书四八章:“为学日益

  • 马头生角

    同“马生角”。清董俞《摸鱼儿.寄卢父子》词:“算龟背拔毛,马头生角,何时成就!”

  • 一作冯妇

    源见“冯妇”。喻重操旧业。《聊斋志异.某乙》:“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其妻深以为惧,屡劝止之;乙遂翻然自改。居二三年,贫窭不能自堪,思欲一作冯妇而后已。”

  • 尾大不掉

    见〔末大必折,尾大不掉〕。主谓 尾巴太大就不易摆动。①比喻部属势力强大就不服从指挥调度。也比喻机构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语出《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糊涂世界》卷8:

  • 外孙虀臼

    源见“绝妙好辞”。隐语,谓好辞。指优美的文辞。清黄遵宪《浪华内田九成以所著名人书画款识作绝句》之四:“外孙虀臼始曹娥,后起辞工数老坡。”

  • 九点烟

    源见“齐烟九点”。谓自高处俯视九州,如烟九点。宋刘昌诗《白玉楼赋》:“俯齐州兮九点烟,瞰苍冥兮一杯水。”亦借指中国。清黄遵宪《海行杂感》诗:“九点烟微三岛小,人间世要纵婆娑。”【词语九点烟】   汉语

  • 鹏抟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tuán,环绕,盘旋。扶摇,旋风),去以六月息(大风)者也。”《庄子》喻言故事中说,每年六月北海起大风时,鹏鸟就飞往南海。它双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