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竖子居肓

竖子居肓

源见“病入膏肓”。指病情险恶。宋陆游《病中作》诗:“不忧竖子居肓上,已见真人出面门。”


【典源】《左传·成公十年》:“公 (晋景公) 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今译】 春秋时,晋景公患病,求医于秦桓公。秦桓公派医缓前去治病。在医缓未到前,晋景公梦见疾病化为两个小孩,一个说:“缓是良医,我怕他伤害我们,往哪儿逃呢?”另一个说:“藏在肓之上,膏之下好了,他能把我们怎么样?”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和膈膜之间为肓,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医缓来后,果然认为病已无法救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病情危重,不可医救; 也以“二竖”等借指疾病。

【典形】 二竖、膏肓之疾,疾竖、晋竖、竖子、竖子居肓、疾号竖子、二竖子。

【示例】

〔二竖〕 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倏忽人世,俄然今古,崇发两星,医惊二竖。”

〔膏肓之疾〕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赋》:“膏肓之疾不救,衰亡之国不理。”

〔疾竖〕 宋·陆游《草亭独坐》:“睡蛇死后魔无力,疾竖降来药有灵。”

〔晋竖〕 唐·韦庄《贼中与萧韦二秀才同卧重疾》:“胸中疑晋竖,耳下斗殷牛。”

〔竖子〕 宋·陆游《小疾偶书》:“竖子何劳一除扫,区区犹欲恃膏肓。”

〔竖子居肓〕 宋·陆游《病中作》:“不忧竖子居肓上,已见真人出面门。”


猜你喜欢

  • 呼钱

    《太平御览》卷八三六引《葛仙公别传》:“(晋葛玄)取十钱,使人一一投井中,公井上以器呼钱,人见(钱)从井中一一飞出,入公器中。投人刻识之,所呼皆得,是所投者。”这是一个神仙玄妙故事,本无稽之谈。后因用

  • 乌嗥

    同“乌号”。《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左乌嗥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词语乌嗥】   汉语大词典:乌嗥

  • 诮项

    《史记.项羽本纪》载:鸿门宴上刘邦参乘樊哙斥项羽:“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

  • 孺子磨镜

    参见:织帘读书

  • 碧纱笼句

    同“碧纱笼”。元马熙《摸鱼子》词:“丈夫志不期温饱,愧尔碧纱笼句。”

  • 刘孙能使不为公

    《三国志.魏书.辛毗传》:“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主(注:主,指魏明帝曹叡),制断时政,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与往来。毗子敞谏曰:‘今刘、孙用事,众皆影附,大人宜小降意,和光同尘;不然必有谤言。’毗

  • 维藩

    源见“藩垣”。比喻保卫疆土的重任。明郑若庸《玉玦记.传旨》:“忆当年汗马劳,矢石间功成建旄,维藩隆委,犹惭颇 牧营边徼。”【词语维藩】   汉语大词典:维藩

  • 吴市之箫

    同“吴市吹箫”。清杨昭《〈闲止书堂集钞〉跋》:“沉冤望雪,曾传吴市之箫;急难号天,爰下秦庭之泪。”【词语吴市之箫】  成语:吴市之箫汉语大词典:吴市之箫

  • 薰风手

    《旧唐书.柳公权传》:“文宗夏日与学士联句,帝曰:‘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公权续曰:‘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时丁、袁五学士皆属继,帝独讽公权两句,曰:‘辞清意足,不可多得。’乃令公权题于殿壁。

  • 灌水浮毬

    清.潘永因《宋稗类钞》:“宋文彦博,幼与群儿击毬入柱穴中,不能取,以水灌之,毬浮出。”宋文彦博幼时极为聪明,一次与群儿做踢毬游戏,毬掉入柱穴之中,别的孩子都想不出办法,文彦博往穴中灌水,毬浮上水面,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