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末梢。掉:摇动。 树梢太大必定折断,尾巴太大不易摇摆。 比喻部属势力过大,难以驾驭。语出《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
源见“三箭定天山”。喻扫除边患。唐李益《塞下曲》:“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清洪亮吉《满江红.谭子受英雄儿女图》词:“问卿卿何日定天山,红旗报?”
《楚辞.渔父》:“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将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东汉.王逸注:“振衣,去尘秽也。”战国楚
避世:指避开社会现实。避地:指离开某地方。避色:指避开某人的脸色。避言:指避开某些言论。 贤人逃避恶浊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等的躲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等的回避别人难听的
同“嘲便腹”。边,指边孝先。宋陆游《夏日感旧》诗:“独居无复客嘲边,终日颓然饱即眠。”
原意是指楚国郢都的巧匠,后则泛指文章老手。庄子为人送葬时经过著名辩士惠施之墓。十分感慨地对随从人员讲了一个故事。楚国郢都一个人鼻尖上沾了一块象苍蝇翅膀大小的白粉,让一个姓石的匠人把它砍下来。那个匠人挥
同“含沙蜮”。明顾起纶《国雅品》:“蚺蛇晴挂树,射蜮昼含沙。”【词语射蜮】 汉语大词典:射蜮
同“瓦釜雷鸣”。清黄景仁《和容甫》诗:“谁令黄钟节,掩以瓦釜鸣?”
源见“吴市吹箫”。形容流浪飘泊,生活困窘。明陈子龙《杨伯祥太史奉使册封蜀藩予遇之吴中作诗赠行兼述旧怀也》:“我已歌吴市,君方备汉员。”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自叙》:“而彼久束湿薪之大多数人,犹或曰:‘吾秦人而子语我以越之肥瘠也。’”犹,更,甚。语我,对我说,告诉我。秦越,秦国和越国,谓两不相干。久束湿薪,长期捆着的湿柴草。这样的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