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

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

这是古代熟谚,表示移祸他人的意思。故事出自《水经渐江水注》引刘敬叔《异苑》:“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以归。龟便言曰:‘游不量时,为君所得。’担者怪之,载出欲上吴王。夜宿越里,缆船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元绪,奚事尔也?’龟曰:‘行不择日,今方见烹,虽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识性渊长,必致相困。令求如我之徒,计将安治?’龟曰:‘子明无多辞!’既至建业,权将煮之,烧柴万车,龟犹如故。诸葛恪曰:‘燃以老桑乃熟。’献人仍说龟言,权使伐桑,取煮之即烂。故野人呼龟曰元绪。”唐.白居易《杂感》:“犬啮桃树根,李树反见伤。老龟烹不烂,延祸及枯桑。”《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秀童要取壶酒与阿爹散闷,是一团孝顺之心。谁知人心不同,倒挑动了家长的一个机括,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大理寺官具本上朝廷,圣旨道:‘李吉委的杀死李秀,画眉见存,依律处斩。’将画眉给还沈昱,又给了批回,放还原籍,将李吉押发市曹斩首。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其时王大郎已被拿去,前后门户洞开,悄悄的溜出大门,所以不知贼的来踪去迹,反害了王大郎一家性命。正是:柙龟烹不烂,贻祸到枯桑。”


【词语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  成语: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汉语词典: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

猜你喜欢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兮:古代诗赋中的语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鞠:养育。 爹啊是你生下我,娘啊是你养育我。 表示子女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情。语出《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西

  • 羡鱼

    源见“临河羡鱼”。喻空存想望。唐高適《奉酬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词语羡鱼】   汉语大词典:羡鱼

  • 若堂封

    《礼记.檀弓上》:“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东汉.郑玄注:“封,筑土为垄,堂形四方而高。”据《礼记》载,孔子曾以“若堂封”形容古代坟墓方而

  • 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俗:习俗。聊:姑且。尔:如此,这样。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亦作“尔”。 不能摆脱一般习俗,姑且这样做罢了。语出《世说新语.任诞》:“北阮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

  • 缃帙

    古人多用浅黄色的丝帛包书,称“缃帙”,因以为书卷的代称。南朝梁昭明太子《文选序》:“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吕向注:“缃,浅黄色也;帙,书衣也。”古人书卷之外有帙裹住。唐代李贺《示弟》诗:“醁醽今夕

  • 铁案

    源见“南山铁案”。指不能推翻的定案。郑观应《盛世危言.交涉上》:“其不合乎律例者,彼公使领事纵百计恃强要挟,官可罢,头可断,铁案终不可移。”亦指定论。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三篇一章:“在商代以前,

  • 狐鸣篝火

    同“狐鸣鱼书”。黄葆桢《杨哲商烈士悼歌》:“军储潜遣五丁运,狐鸣篝火期相从。”见“狐鸣鱼书”。黄葆桢《杨哲商烈士悼歌》:“军储潜遣五丁运,~期相从。”【词语狐鸣篝火】  成语:狐鸣篝火汉语大词典:狐鸣

  • 定远侯

    《后汉书》卷四十七《班超传》:汉和帝刘肇永元七年,“下诏曰:‘往者匈奴独擅西域。先帝重元元之命,惮兵服之兴,故使军司马班超安集于阗以西。超遂逾葱领,迄县度,出入二十二年,莫不宾从。改立其王,而绥其人。

  • 脂粉加丑面

    比喻虽多而无益,加:敷。清代翟灏《通俗编.妇女.脂粉加丑面》:“《唐子》引谚曰:‘脂粉虽多,丑面徒加;膏泽虽光,不可润草。’”

  • 渭城柳

    源见“渭城”。表现伤别之情。宋张炎《摸鱼子.别处梅》词:“叹西出阳关,故人何处,愁在渭城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