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肉食者鄙

肉食者鄙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指吃肉的人,引申为高官厚禄者。意谓身居高位,领取丰厚俸禄的人,往往目光短浅,见识鄙陋。严复《救亡决论》:“彼唯有见于近而无见于远者,有察于寡而无察于多,肉食者鄙,端推此辈。”


见“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严复《救亡决论》:“彼唯有见于近而无见于远,有察于寡而无察于多,~,端推此辈。”


【典源】 《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gui)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今译】 春秋鲁庄公时,齐国攻打鲁国。庄公准备迎战,曹刿求见。曹的乡人说:“打仗的事让当官的去谋画好了,你又何必操心呢?”曹刿说:“当官的无能,没有深谋远虑。”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在位官事昏庸无能。

【典形】 肉食、肉食鄙、肉食何入、肉食者、食肉谋。

【示例】

〔肉食〕 唐·陈子昂《感遇》之 二十九:“肉食谋何失,藜藿湎纵横。”

〔肉食鄙〕 清·程先贞《和萧韩坡谒夷齐庙》:“薇蕨径终身,始知肉食鄙。”

〔肉食何人〕 宋·欧阳修《唐崇徽公主手痕》:“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

〔肉食者〕 清·黄景仁《杂诗》:“何况肉食者,此意且未求。”

〔食肉谋〕 清·王摅《立秋》:“每冀亡羊补,徒成食肉谋。”


【词语肉食者鄙】  成语:肉食者鄙汉语词典:肉食者鄙

猜你喜欢

  • 椒举班荆

    源见“班荆道故”。指伍举、声子相遇话旧事。清钱谦益《咸子诗序》:“少壮为诸生时,流观经史,每及椒举之班荆、绕朝之赠策、荆 高 燕市之饮泣、孙 刘狼石之坐语、越石《扶风》之歌、步兵 广武之叹,辄为引觞击

  • 告朔

    源见“爱礼存羊”。谓徒有虚名。廖仲恺《辞财政部长职通电》:“计吏职权,情同告朔。”【词语告朔】   汉语大词典:告朔

  • 炼石补天

    源见“女娲补天”。喻济时匡世。唐张说《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天后,炼石补天,有王母之神器。”清 陈裴之《香畹楼忆语》:“佥曰:离恨天中,发此真实具足语,白甫此笔真有炼石补天之妙。”连

  • 十六才子

    《左传.文公十八年》载:古史相传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元。“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

  • 汉祖龙颜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汉高祖刘邦有眉骨突出圆起之相,称为龙颜。后用以咏刘邦,又用“龙颜”泛称帝王之相貌。唐.李瀚

  • 掉鞅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以致晋师。许伯曰:‘吾闻致师者(致师者,古时作战,将向敌发起攻击之前,先使勇士乘兵车迫敌挑战,称为单车挑战),御靡旌摩垒(疾驱战车,冲向敌阵,故旌旗必倾

  • 敖游

    《庄子.列御寇》:“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的《淮南子.道应训》里也记载了秦时燕国人卢敖“敖游”的故事。秦王赢政曾卢敖为博士,

  • 本立而道生

    见〔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并列 欲求正道,当先务本。《论语·学而》:“君子务本,~。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多用于根本很重要方面。

  • 金张七叶

    金张:西汉大臣金日碑与张安世的合称。七叶:七辈,七代人。《汉书·金日碑传·赞》说:“金日碑本是从异族匈奴逃跑到汉朝的人,以异族俘虏的身分在西汉朝廷做事,凭借着真诚专一的恭敬和谨慎感动了汉武帝,以忠信著

  • 蜀得其龙

    谓国家得到人才。清许葭村《复陈凝之》: “令弟才华品学,卓尔不群,将来绿水红渠,定与元方媲美,不仅蜀得其龙也。” 参见:○南阳三葛【词语蜀得其龙】  成语:蜀得其龙汉语大词典:蜀得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