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后以“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有成算在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〇五回:“但是看承辉的神情,又好像胸有成竹一般。”峻青《海啸》三章:“老宫相信,这件事,大老姜早在他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就深思熟虑过了,而且已经胸有成竹。”


主谓 成,现成的,完整的。画竹子,心中先有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拿定了主意。语本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高和《越轨诉讼》:“他早已~,相信凭他的职权和头脑,完全可以控制住局面。”△常用于形容心中早有成熟的主意。→心中有数 ↔心中无数 不知所措 心无成竹。也作“成竹在胸”。


【典源】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今译】 宋代苏轼评论擅长画竹的文同 (字与可) 的画时说,画竹之前,必须胸中先有竹子的形象,要拿起笔仔细揣摩,想清要画的东西,灵感激发,迅速挥毫,一气呵成,以表现自己所感受到的。这种灵感要立即抓住,否则稍纵即逝。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做事之前已有通盘考虑,有成熟的办法或主张。

【典形】 腹笋、胸有成竹、胸有竹、已成之竹。

【示例】

〔腹笋〕 明·李东阳 《寿琼山丘先生》:“饱经夸腹笋,忧国见眉颦。”

〔胸有成竹〕 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胸有竹〕 清·刘献廷《代寿浙抚李公》:“代交胸有竹,草檄笔如椽。”

〔已成之竹〕 清·孔尚任 《桃花扇》:“胸有已成之竹,山无难劈之柴。”


【词语胸有成竹】  成语:胸有成竹汉语词典:胸有成竹

猜你喜欢

  • 鲤素

    同“鲤书”。南朝 陈王瑳《长相思》诗:“雁封归飞断,鲤素还流绝。”【词语鲤素】   汉语大词典:鲤素

  • 萋斐贝锦

    《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萋斐:花纹错杂的样子。朱嘉集传:“言因萋斐之形,而文致之以成贝锦,以比谗人者因人之小过而饰成大罪也。”后因以“萋斐贝锦”比喻谗言。唐.房玄龄等《晋书.桓玄

  • 击鼓三挝

    源见“渔阳掺挝”。指击鼓三通以表愤慨。康有为《东事战败联十八省举人三千人上书》:“扛棺摩拳,击鼓三挝。桧避不朝,辞位谓呵。”

  • 来苏

    源见“徯后之望”。谓因明君驾临而于困苦中获得苏息。晋潘岳《西征赋》:“激秦人以归德,成刘后之来苏。”清 贝青乔《杂谣》:“蚱蜢横扑禾秆枯,沟瘠留喘谁来苏?”【词语来苏】   汉语大词典:来苏

  • 听鸡舞

    同“闻鸡起舞”。宋韩淲《贺新郎.坐上有举昔人贺新郎一词极壮酒半用其韵》词:“泪暗洒,神州沈处。多少胸中经济略……空自笑,听鸡舞。”清顾炎武《送归高士之淮上》诗:“檐前映雪吟偏苦,窗下听鸡舞亦佳。”

  • 卞子抱玉

    同“卞和献宝”。宋梅尧臣《释闷》诗:“燕丹未归马未角,卞子抱玉无两脚。”

  • 筚路蓝缕

    借指艰苦创业。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 “然筚路蓝缕之功,在公论者,终不没于天下。”●《左传·宣公十二年》:“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筚路: 用荆竹编成的柴车。蓝缕: 敝衣。春秋时,楚国先君

  • 偃草

    《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认为,为政应重德化,而不应尚杀戮。对百姓

  • 杞妻哭梁

    同“杞妇崩城”。三国 魏曹植《黄初六年令》:“邹子囚燕,中夏霜下;杞妻哭梁,山为之崩。”

  • 枘圆凿方

    同“方枘圆凿”。《好逑传》十五回:“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枘圆凿方,入于参差。”见“枘凿方圆”。《好逑传》15回:“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入于参差。”【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