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芙蓉国

芙蓉国

晚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诗:“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晚唐及五代时,湖南湘江一带多植木芙蓉。每当金秋时节,繁花似锦,故古有“芙蓉国”之称。后世因以“芙蓉国”作为湖南的别称。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这里的“芙蓉国”可以理解为特指湖南,也可以理解为象征整个中国。


【词语芙蓉国】   汉语词典:芙蓉国

猜你喜欢

  • 听人穿鼻

    听:听凭、任凭。穿鼻:牛鼻子穿上绳子,以便于牵引。比喻一个人没有主见,听凭别人摆布。张弘策,字真简,范阳方城(今河南西南部,唐河上游)人,与梁武帝萧衍年辈相若,幼时一同嬉戏玩耍。后跟随梁武帝建功立业。

  • 丘壑心

    同“丘壑之念”。宋晁冲之《东阳山人僻居》诗:“平生丘壑心,水竹不满眼。”

  • 公侯复

    《左传.闵公元年》:“初,毕万筮仕于晋……辛廖占之,曰:‘吉……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晋.杜预注:“万,毕公高之后。”春秋时,晋大夫辛瘳为毕万占卜,他视兆之后说卦象吉利,公侯之后必能复

  • 不赏之功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后以“不赏之功”极言功大。《晋书.刘牢之传》:“自开辟以来,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而见容于暗世者而谁?”见“功高震主”。《晋书·刘牢之

  • 萁豆

    豆茎和豆粒,喻兄弟。见《七步诗》条。

  • 鸿音

    同“鸿信”。清陈梦雷《寄长秋弟》诗:“新篇堪寄否?天外待鸿音。”【词语鸿音】   汉语大词典:鸿音

  •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家语

  • 参军拄笏

    源见“拄笏看山”。形容为官狂放不羁。宋黄庭坚《再次韵呈明略》:“参军拄笏看云气,此中安知枯与荣。”

  • 调梅

    同“调羹鼎”。唐李乂《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词语调梅】   汉语大词典:调梅

  • 五谏

    《后汉书.李云传论》:“礼有五谏,讽为上。”唐.李贤注:“五谏谓讽谏、顺谏、窥谏、指谏、陷谏也。讽谏者,知患祸之萌而讽告也。顺谏者,出辞逊顺,不逆君心也。窥谏者,视君颜色而谏也。指谏者,质指其事而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