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经三浣
《新唐书.柳公权传》:“尝与六学士对便殿,帝(注:唐文宗)称汉文帝恭俭,因举袂曰:‘此三澣(注:音huàn,洗)矣!’学士皆贺,独公权无言。帝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退不屑,纳谏诤,明赏罚。服澣濯之衣,此小节耳。非有益治道者。’”
史传汉文帝刘恒恭谨节俭。唐文宗一次在便殿与朝臣谈话,一面称赞汉文帝,一面举着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言外之意是向朝臣显示自己愿效法汉文帝,亲躬节俭。后因用为宣扬帝王节俭的典故。
《幼学句解》卷四“衣饰”:“晋侯衣不重裘,唐宗服经三浣。”
《新唐书.柳公权传》:“尝与六学士对便殿,帝(注:唐文宗)称汉文帝恭俭,因举袂曰:‘此三澣(注:音huàn,洗)矣!’学士皆贺,独公权无言。帝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退不屑,纳谏诤,明赏罚。服澣濯之衣,此小节耳。非有益治道者。’”
史传汉文帝刘恒恭谨节俭。唐文宗一次在便殿与朝臣谈话,一面称赞汉文帝,一面举着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言外之意是向朝臣显示自己愿效法汉文帝,亲躬节俭。后因用为宣扬帝王节俭的典故。
《幼学句解》卷四“衣饰”:“晋侯衣不重裘,唐宗服经三浣。”
源见“椿年”。指父亲的教诲。明李东阳《再哭体斋叠〈见慰哭子〉韵》:“一门和气椿津共,四海交情管 鲍亲。”【词语椿津】 汉语大词典:椿津
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后以“优柔餍饫”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清戴名世《〈四书朱子大全〉序》:“如此然后求诸四君子全书沉潜反复,优柔餍饫,以致其
源见“锦囊三矢”。指牢记父志,誓雪遗耻。元张宪《李天下》诗:“三枝誓箭挂马鞍,誓与先王刷遗耻。”按,李天下,唐庄宗 李存勖的艺名。
同“负曝”。宋苏轼《教坊致语》:“而献芹负日,各尽野人之寸心。”【词语负日】 汉语大词典:负日
源见“紫气东来”。指老子出关时所乘骑的青牛。因其中隐含“青”字,故以咏青色。唐雍裕之《四色》诗之二:“道士牛已至,仙家鸟亦来。”
源见“五车书”。形容饱读诗书满腹学问。宋杨万里《送李童子西行》诗:“江西 李家童子郎,腹载五车干玉皇。”主谓 比喻读书极多,学识甚富。语本《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宋·杨万里《送李童子西
同“索米长安”。宋陆游《郊居》诗:“索米官仓例坐愚,东方未可戏侏儒。”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三国时,蜀将张飞封为征虏将军,故称张征虏。后常借以咏张姓的将军。唐.王维《送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周本纪》:“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古时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同悦)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
同“商山四皓”。唐李白《别韦少府》诗:“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词语商山皓】 汉语大词典:商山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