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甑尘釜鱼”。形容贫居乏食。宋范成大《春寒即事留游子明王仲显》诗:“笑我生尘甑,惭君有意袍。故人能少驻,门径久蓬蒿。”
表示既有书本知识,又有社会经历。 形容入学问渊博,见多识广。语出元.方回《六言四首.自来》:“读万卷行万里,酌一杯题一诗,颓龄如此如此,豪气已而已而。”后多引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钟惺《题马
尘俗之中的人,意即寻常之人。《世说新语.任诞》:“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唁毕便去。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
同“鸥鹭忘机”。宋高观国《西江月》词:“飞来鸥鹭是知音,一笑歌边醉酲。”
同“郤诜丹桂”。唐罗隐《东归别所知》诗:“邹律有风吹不变,郤枝无分住应难。”【词语郤枝】 汉语大词典:郤枝
源见“青衿”。借指学子,士子。宋俞文豹《吹剑四录》:“置我佩衿于城阙,虽区处之未遑,藉卿弹压于京师,实观瞻之攸系。”【词语佩衿】 汉语大词典:佩衿
源见“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唐白居易《论行营状》:“古人云:收之桑榆,事犹未晚。”鲁迅《〈华盖集〉后记》:“所以赶紧订正于此,庶几‘收之桑榆’云。”见“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唐·
《晋书》卷五十五《潘岳传》:“(潘岳)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西晋文人潘安仁(岳)少年时常持弹弓外出以打鸟为戏。后将“潘郎挟弹”用作喻指少年游乐之典。唐.刘禹锡《百舌吟》诗:“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
调和诸味的石臼,为“辞”字的隐语。《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帝与杨修一起过曹娥碑下,见碑背上题黄绢幼妇外孙韲臼八字。杨修解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韲
源见“哭昭陵”。谓哭诉冤愤。清钱谦益《一叹示士龙》诗:“昭陵许哭无多泪,要倩冯班恸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