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袍泽

袍泽

《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袍:长袍;泽:借为“襗”,内衣。旧时军人相称为“同袍”,也称相互间的友谊为“袍泽之谊”。


旧时军人相称为 “同袍”。“袍”、“泽”均为衣服名。二字连言为 “袍泽”,谓相互之间的友谊 ( 袍泽之谊) 。

此语源于 《诗·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戈戟 ( jí) ,与子偕作。”泽,笺作 “”,云 “亵衣,近污垢”。泽为“”之借字。

诗言 “同袍”、“同泽”,故形成 “袍泽”一语。“袍”、“泽”亦可 “同”( 共穿) ,故友情可见。为什么 “袍泽”谓友谊,缘由如此。

袍泽”一语,今多用于同乡之间,因同在一个部队 “同袍”、“同泽”,彼此就像老乡一样,故 “同乡袍泽”即谓 “同乡之谊”。俗谓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即因 “同乡袍泽”之故。而 “袍泽之谊”,则泛指一切友谊。


【词语袍泽】   汉语词典:袍泽

猜你喜欢

  • 芝兰玉树

    《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谢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此事又见《晋书.谢安传》。谢安有一次对子侄们说,人

  • 别具只眼

    亦作“独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宋代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学诗初学陈后山,霜皮脱尽山谷寒。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三春弱柳三月秋,半溪清水半峰雪。只今六月无此物,君能唤渠

  • 宿灵台

    参见:寄灵台

  •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源),民人之有谋主也。”“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本指没有根头的树,没有源头的水。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毛泽东《实践论》:“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

  • 海变桑田

    同“沧海桑田”。宋史浩《采莲.衮》词:“杂遝飞鸾,花裀上,趁拍红牙,馀韵悠扬,竟海变桑田未止。”

  • 五色令人目盲

    指色彩繁多,使人眼花缭乱。《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好家居纤儿欲撞坏

    《晋书.陆纳传》:“时会稽王道子(即司马道子)以少年专政,委任群小。纳望阙而叹曰:‘好家居,纤儿欲撞坏之耶!’”司马道子是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子,因为他专檀朝政,任用小人,陆纳忧国伤时,故发出慨叹之语,意

  • 书柿叶

    源见“柿叶学书”。谓勤俭学书。宋苏轼《孙莘老寄墨》诗:“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 拔苗助长

    同“揠苗助长”。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来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见“揠苗助长”。解释把禾苗拔高,帮助它生长

  • 曰若稽古

    曰若:发语辞,也写作“粤若”。稽:考察。 查考往古之事。语出《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蔡沈传:“曰、粤、越通。古文作粤。曰若者,发语辞。”《逸周书.武穆解》:“粤若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