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要言不烦

要言不烦

指讲话简略而又抓住重点。管辂(209-256年),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人。三国魏术士,精通《易》和占卜。一次,何晏邀请他谈论有关《易》的九个难题,并为其谈论折服。当时邓飏也在场,便问管辂:“都说你精通《易》,而为何言语中却一点儿也不涉及《易》的辞义呢?”管辂回答说:“凡是精通《易》的,都不谈论《易》。”何晏很欣赏他的回答,笑着说:“回答得可谓既简炼而又命中要害啊。”

【出典】: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卷29第821页:“辂为何晏所请,果共论《易》九事,九事皆明……时邓飏与晏共坐,飏言:‘君见谓善《易》,而语初不及《易》中辞义,何故也?’辂寻声答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晏含笑而赞之:‘可谓要言不烦也。’”

【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33回:“我和你们说句要言不烦的话,阃以外将军制之,你们还有什么为难的不成?” 鲁迅《彷徨·高老夫子》:“是的,那--《中国国粹义务论》,真真要言不烦,百读不厌!”


主谓 要,扼要;烦,烦琐。言论、文章简明扼要。《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辂寻声答之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晏含笑而赞之:‘可谓~也。’”鲁迅《彷徨·高老夫子》:“础翁的大作……‘中国国粹义务论’,真真~,百读不厌。”△褒义。多用于言谈或作文方面。 →言简意赅 片言居要 ↔博士买驴。也作“约言不烦”。


【词语要言不烦】  成语:要言不烦汉语词典:要言不烦

猜你喜欢

  • 陋巷

    源见“箪瓢陋巷”。借指贫寒。宋欧阳修《送秘书丞宋君归太学序》:“陋巷之士,甘藜藿而修仁义,毁誉不干其守,饥寒不累其心。”亦借指贫寒之家。宋苏轼《次韵王定国书丹元子宁极斋》:“王郎濯纨绮,意与陋巷亲。”

  • 宋家墙东

    源见“东墙窥宋”。指佳人寄情之所。清顾贞观《风流子.辛亥春月告归得请途次寄阎百诗》词:“宋家墙东畔窥闲丽,枉自、暮暮朝朝。”

  • 天夺其魄

    参见:天夺之魄见“天夺之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安帝》:“段业,窃也;仲堪,叛也;~,以迷于鬼,而死也固宜。”【词语天夺其魄】  成语:天夺其魄汉语大词典:天夺其魄

  • 陈琳檄草

    同“陈琳草檄”。元白朴《西江月.李元让赴广东帅幕》词:“陈琳檄草右军书,香满红莲幕府。”

  • 洞若观火

    同“明若观火”。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又谕以朝意,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鲁迅《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

  • 喘牛休问

    源见“丙吉问牛”。称颂贤臣施政有方,治绩卓著。宋王禹偁《寄献仆射相公》诗之二:“引马但传三刻漏,喘牛休问四时春。”

  • 惊弓断雁

    同“惊弓之鸟”。闻一多《红豆》诗之十九:“我是只惊弓的断雁。”

  • 收桑榆

    同“收之桑榆”。宋王安石《赠张康》诗:“逝将收桑榆,邀子寂寞滨。”【词语收桑榆】   汉语大词典:收桑榆

  • 吹万

    《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成玄英疏:“风唯一体,窍则万殊。”谓风吹万窍,发出各种声响。宋苏轼《飓风赋》:“呜呼!小大出于相形,忧喜因于相遇。昔之飘然者,若为巨耶?吹万不同,果足怖

  • 焚笔

    源见“焚谏草”。借指上皇帝的奏疏。唐赵嘏《山阳即席献裴中丞》诗:“暂肯剖符临水石,几曾焚笔动星辰?”【词语焚笔】   汉语大词典:焚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