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贤良方正

贤良方正

意为有德有才、端平正直之人。此典指汉文帝刘恒征求贤良方正,询访政治得失。后以此典作为选拔有德有才文墨之士的美称。公元前108年,刘恒由代王被迎立为汉文帝后,他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很有作为。汉文帝前二年(前178年),汉文帝说:“各地接到我的诏令后,大家都思想我之过失,以及我所知、所见、所思的不足之处,要求大家告诉我。并推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的人,来补正我的不足。”此典又作“方正贤良文学”。

【出典】:

史记》卷10《孝文本纪》422页上曰:“令至,其悉思朕(zhèn镇,自秦始皇起专用皇帝自称)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丐(乞求)以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帮助)朕之不逮(dài待,不及)。”又《史记》卷12《孝武本纪》(452页)载有“贤良”、“文学”。又《史记》卷30《平准书》(1424页)载有“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

【例句】:

唐·陆贽《唐德宗神武皇帝奉天改年大赦》:“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及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并识洞韬略,堪任将帅者,委常参官及所在长吏闻荐。” 明·无名氏《拔宅飞升》头折:“本处官吏,以贤良方正,举小官入朝,加为旌阳县令。” 清·李汝珍《镜花缘》23回:“门首都竖着金字匾额,也有写着‘贤良方正’的,也有写着‘孝悌力田’的。”


并列 汉文帝二年,科举名目开始设贤良方正科。唐宋沿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皆可充选。又称贤良或贤良文学。《汉书·文帝纪》:“及举~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三国志·刘二牧传》:“居阳城山,积学教授,举~。”△褒义。多喻好人。也作“方正贤良”。


【词语贤良方正】  成语:贤良方正汉语词典:贤良方正

猜你喜欢

  • 礼岂为我设

    《世说新语.任诞》:“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晋书.阮籍传》:“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按照古代《仪礼》规定,叔嫂之间,不通问候

  • 周镇漏船

    《世说新语.德行》:“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东晋时,临川郡守周镇罢郡还都

  • 荆花之喜

    源见“田家荆合”。形容兄弟同荣。明陈汝元《金莲记.同梦》:“坡对颍(苏辙)介:‘分离累岁,多萦棣萼之怀;相聚一堂,实切荆花之喜。”

  • 召邹生

    源见“梁园赋雪”。谓延请文士、宾客。唐白居易《雪朝乘兴欲诣李司徒留守》诗:“梁园应有兴,无不召邹生。”

  • 清渭咽

    源见“渭城”。谓流泪伤别。宋杨泽民《浪淘沙慢》词:“正乍裛轻尘,新晴后,汩汩清渭咽。闻西度阳关,风致全别。”

  • 伤化败俗

    《汉书.货殖传》:“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伤化:有伤教化;败俗:败坏习俗。意谓好的社会风尚道德人伦遭到破坏,乃是世道大乱的根由。今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九回:“纣王以为

  • 一阳

    同“一阳日”。宋无名氏《沁园春.冬至日娶》词:“收拾云情,铺张雨态,来嫁朱门趁一阳。”

  •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 武不以其故贬王;跖 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

  • 苍水使者

    同“苍水使”。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苍水使者扪赤绦,龙伯国人罢钓鳌。”【典源】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

  • 以碫投卵

    用砺石打鸡蛋,必然一碰就破。比喻做事一定成功。《孙子.势篇》:“兵之所加,如以碬投卵者,虚实是也。”碫( ㄉㄨㄢˋ duàn ):磨刀石。偏正 碫,砺石,磨刀石。用磨刀石打蛋。比喻以强攻弱,必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