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进退维谷

进退维谷

犹言处境艰难。清许葭村《与致仕太仆祝》: “视彼逐市朝、进退维谷者,相去奚啻霄壤! ”●《诗·大雅·桑柔》: “朋友已谮,不胥以穀。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谮: 不信。胥: 相。榖: 善。相传周厉王好利,大臣芮良夫劝谏不听,便作《桑柔》诗,以讽厉王暴虐,小人得势,贤人被逐而陷入深谷之中。


主谓 进退都处于困难之中。比喻处境窘迫困难。语出《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高阳《粉墨春秋》:“整天空袭警报不断……到香港的人,如果当地没有亲友可以投靠,便陷入了~的窘境。”△一般表示用于陷入窘境,无所依靠。→进退两难 左右为难 ↔畅行无阻左右逢源 进退自如。也作“进退唯谷”、“进退惟谷”。


进退都陷于困难境地谓之 “进退维谷”。

“维”,语助词。“谷”呢? 有困境之义吗?

两山之间的夹道或流水道谓之 “谷”,此处自然行走不便,因以比喻困境。所以 “进退维谷”,讲的就是进退都陷于困境。

此语出自 《诗·大雅·桑柔》: “人亦有言,进退维谷。”传:“谷,穷也。”穷、困义通。笺: “前无明君……故穷也。”疏引王肃云: “进不遇明君,退不遇良臣,维以穷。”

清·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以 “谷”为 “榖”之借字,释为“善”,意指进退两难善全。意虽同,然以 “谷”通 “榖”则非。因“人亦有言,进退维谷”前两句即是 “朋友已谮 ( 不信任) ,不胥以榖 ( 不相与善) ”。诗文不可能前句用本字,后句用借字,故马说未允。


【词语进退维谷】  成语:进退维谷汉语词典:进退维谷

猜你喜欢

  • 红袖拂尘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世传魏野尝从莱公(注:宋寇准封莱国公)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或得常

  • 郑乡

    同“郑公乡”。南朝 梁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芜没郑乡,寂寞杨冢。”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郑乡空健羡,陈榻未招延。”【词语郑乡】   汉语大词典:郑乡

  • 一指

    同“一指马”。晋潘岳《秋兴赋》:“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于一指。”晋葛洪《抱朴子.广譬》:“若夫通精元一,合契造化,混盈虚以同条,齐得失于一指者,爱恶未始有所系,穷通不足以滑和。”【词语一指】   汉

  • 诛茅

    《楚辞.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曰:‘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战国楚爱国诗人屈原,在《卜居》中曾记述请太卜郑詹尹为自己决疑,有“宁诛锄草

  • 栩然蝴蝶

    源见“庄周梦蝶”。形容梦境悠闲快乐。宋苏轼《南歌子》词:“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 过则勿惮改

    惮( ㄉㄢˋ dàn ):怕。 有了过错,就别怕改正。语出《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谢觉哉《不惑集.反省》:“前者躲避现实,有点‘明哲保身’的味道;后者也还看不见‘过则勿惮改’的勇气。”主谓

  • 怪哉虫

    《太平广记.卷四七三引〈东方朔传〉》:“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目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相传汉武帝到甘泉宫去游玩,发现驰道上有一种小红虫,头眼耳鼻

  • 绿林大盗

    源见“绿林”。指聚集山林的强盗。《儿女英雄传》十一回:“二则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偏正 啸聚山林,以打家劫舍为生的人。《儿女英雄传》11回:“既作~,便与那偷猫盗

  • 无落吾事

    落:荒废。 不要担误我的事! 常用作拒绝干扰之语。语出《庄子.天地》:“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子高曰:‘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陆德明释文:“落,犹废也。”唐.王绩《答刺史杜之松书》:

  • 遯世无闷

    遯,同“遁”:逃避。 逃离世俗不感苦闷。 旧指隐士的高尚情怀。语出《易.乾.文言》:“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孔颖达疏:“谓逃遯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宋.徐铉《故平昌郡君孟氏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