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鲁阳挥戈”。《文选·左思〈吴都赋〉》“鲁阳挥戈而高麾”,刘逵注:“故追述~之意,而将转西日于中盛之时,以适己之盛观也。”【词语鲁阳回日】 成语:鲁阳回日汉语大词典:鲁阳回日
源见“金兰之友”。谓言语融洽,情投意合。唐骆宾王《初秋于窦六郎宅宴得风字》诗序:“物我双致,匪石席以言兰;心口两齐,混污隆而酌桂。”【词语言兰】 汉语大词典:言兰
源见“郢书燕说”。指离开原意的臆度猜想。黄遵宪《杂感》诗:“多歧道益忘,举烛乃笔误。”
初指每战必胜,后则泛指做任何事情,都能取得成功。孙子认为,指导战争的法则是,使敌人举国完整的屈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些;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军队就差些;使敌人全旅、全卒、全伍降服为上策,击
源见“紫气东来”。指周函谷关的关令尹喜。借指仰慕有道高士的人。唐唐彦谦《游阳明洞呈王理得诸君》诗:“堪怜尹叟非关吏,犹向江南逐老聃。”
源见“三人成虎”。比喻谣言多次传来,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宋陈师道《送杨侍禁兼寄颜黄二公二首》之一:“相逢今已晚,同府尚经年。众口不成虎,诸公更荐贤。”
源见“卧治”。称颂地方官吏政事清简,无为而治。唐皇甫曾《韦使君宅海榴咏》:“淮阳卧理有清风,腊月榴花带雪红。”
参见:燎须
《后汉书.王丹传》:“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结侣将行,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或问其故。丹曰:‘交道之难,未易言也。世称管、鲍,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
同“拔茅连茹”。明唐顺之《谢欧阳石江巡抚书》:“惟当宁信明公之激扬,而知其顾盼必能得士,偶因拔茹,及此汇征,虽荐人常恐其知,在明公绝不以言于口,而受知思所以报。”【词语拔茹】 汉语大词典:拔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