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道不拾遗

道不拾遗

谓路有失物,无人拾取。常用来形容民风淳厚。公元前361年,卫鞅自魏逃亡至秦,刚刚即位的秦孝公任命他为相国,封以商地,称为商君。商鞅雷厉风行地推行变法,铁面无私,有罪之人,不管势力多大,也要处罚;有功之人,即使自己亲人,也敢于赏赐。因而太子驷(即秦惠文王)犯了法,他就下令将其两个师傅分别处以黥刑和劓刑。一年之后,路上虽有失物,也无人前去拾取。军事实力大大增强,诸侯都十分害怕秦国。

【出典】:

战国策·秦策》一《卫鞅亡魏入秦》:“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例句】: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孔子家语·相鲁》:“路不拾遗,器不雕伪。”


见“路不拾遗”。《汉书·何并传》:“为长陵令,~。


【词语道不拾遗】  成语:道不拾遗汉语词典:道不拾遗

猜你喜欢

  • 严子持竿

    同“严子垂纶”。唐罗邺《题沧浪峡》诗:“可怜严子持竿处,云水终年锁绿苔。”

  • 轩岐奥窔

    源见“轩岐”。谓医术精妙高深。清恽敬《重刻〈脉经〉序》:“是书之精微博大,足以发轩 岐之奥窔,通天地之门户。”

  • 五谏

    《后汉书.李云传论》:“礼有五谏,讽为上。”唐.李贤注:“五谏谓讽谏、顺谏、窥谏、指谏、陷谏也。讽谏者,知患祸之萌而讽告也。顺谏者,出辞逊顺,不逆君心也。窥谏者,视君颜色而谏也。指谏者,质指其事而谏也

  • 伏龙凤雏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东汉末,刘备到襄阳访问司马徽。徽曰当地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答曰诸葛孔明(亮)庞士元(统)也。”东汉末年,刘备到襄阳拜访司马徽,请他推荐贤才。司马徽说:“迂

  • 辽天归鹤

    同“辽东鹤”。郑文焯《声声慢.秋晚索居简彊村有怀京国旧游》词:“倦游惑,话辽天归鹤,湘浦来鸿。”

  • 汉宫姊妹

    源见“汉宫飞燕”。指赵飞燕姊妹。或用以咏花。宋赵以夫《贺新郎.芝山堂下兰开双花》词:“学得汉宫娇姊妹,便承恩、贮向黄金屋。”宋周密《声声慢.逃禅作菊桂秋荷目之曰三逸》词:“妆额黄轻,舞衣红浅,西风又到

  • 惟圣知圣,惟贤知贤

    只有圣人才能了解圣人,只有贤人才能了解贤人。 表示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彼此相知。语出汉.王符《潜夫论.本政》:“同明相见,同听相闻,惟圣知圣,惟贤知贤。”也引作〔惟贤知贤,惟圣知圣〕。《三国志.魏

  • 图绘流民

    源见“流民图”。指绘制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赵式铭《忆昔行戊午长至前夜作》诗:“簿堆点鬼案凌乱,图绘流民壁高张。”

  • 巨力擘灵掌

    源见“巨灵擘山”。形容陡峭独立的山峰,好似神力所为。清黄景仁《由慈光寺至老人峰》诗:“离属群峰形,巨力擘灵掌。”

  • 杨四知

    源见“四知金”。对廉吏的誉称。《鸳鸯针》三回:“坐怀不乱柳下惠,见物不取杨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