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在文学艺术上对古今不分厚薄,持兼收并蓄的态度。语出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不薄今人爱古人,马蹄空踏几年尘。”鲁迅《论辩的灵魂》:“
《佩文韵府》卷二五“蒸韵”“灯”引《江南野史》(宋.龙衮撰):“(唐)沈彬居有一大树,尝曰:‘吾死可葬于是。’及葬,穴之,乃古冢。其间一古灯台,上有漆〔灯〕一盏,壙头铜牌篆文曰:‘佳城今已开,虽开不葬
《战国策.燕策二》:“人有卖骏马者,比(bì,接连)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通环,转一圈)视之,去而顾之(离开时再回头看一眼),臣请献一朝之
源见“换鹅书”。代指王羲之的书法,亦泛指精妙的书帖。清唐孙华《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字仿鹅群帖,文成鸡卵碑。”清 黄鷟来《赠戚笑门》诗:“何时临得鹅群帖,写遍春城绛雪纱?”【词语鹅群帖】
源见“资斧”。又《易.巽》:“丧其资斧。”高亨注:“资,货也;斧,铜币之作斧形者。资斧犹言钱币也。”谓失去行旅之费。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滨海小民,无所得食,逃至南洋、美洲诸地,鬻身为奴
源见“绝妙好辞”。原为捣碎蒜、姜等辛辣食物的器具。因其受辛,“受辛”合为“辤”字,是“辞”的异体,故“虀臼”借为美好文辞的隐语。宋辛弃疾《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再用韵》词:“更高阳入谒,都
唐李白《醉后赠王历阳》诗:“书秃千兔笔,诗裁两牛腰。”王琦注:“言其卷大如牛腰也。”后因以“牛腰卷”喻诗文数量之多。清赵翼《题程前川三百首梅花诗本》诗:“由来诗人争大名,必创奇观世无偶。叩门示我牛腰卷
源见“人琴俱亡”。指知友亡故。清王摅《吊松圆诗老》诗:“今朝追忆东风里,寂寞人琴二十年。”
源见“失箸”。谓借他事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三国演义》二一回:“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词语闻雷】 汉语大词典:闻雷
《左传.宣公三年》载:郑文公有贱妾名燕姞,梦天使送她一支兰花,天使说:“我是伯儵,是你的祖先,把它作为你的儿子。因兰有国香,佩带着它,别人就会像爱兰一样地爱你。”不久以后文公果然让她侍寝,怀孕生了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