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陈平宰社

陈平宰社

指陈平分肉公平合理。后以此典比喻办事公平合理,有才干。陈平(?——前178年),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年少时家里贫穷,但喜欢读书,有理想抱负。有一次,乡里举行祭社聚会,祭社要用肉,祭社结束,祭肉就要分掉,大家推陈平主持分肉,陈平分肉很平均。街坊父老都夸奖说:“好,陈平分肉合理!”陈平说:“唉,将来假如我陈平有机会分天下财物,也会像分肉这样合理呀!”秦末,陈胜起义,立魏咎为魏王,陈平投魏王咎,为太仆(管舆马和马政),因说魏王不听,又受同僚排挤,离魏王,从项羽入关,任都尉(比将军略低的武官),不久,投刘邦,任护军中尉(尽护诸将)。楚、汉战争中,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去谋士范增,并以爵位封地笼络大将韩信等,都被刘邦采纳。刘邦被匈奴围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西北),他出秘计,使刘邦脱险。汉朝建立,他封曲逆(治所今河北完县东南)侯,历任惠帝、吕后时丞相,吕后死,陈平与周勃等人定计,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汉文帝即位,任丞相。此典又作“陈平分肉”、“社肉必均”、“陈平社”、“曲逆宰肉”。

【出典】:

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2052页:“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呼,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例句】:

唐·杜甫《社日两篇》:“陈平亦分肉,太史竟论功。” 唐·张祜《忆江东旧游》:“岁储虽自乏,社肉必均秤。” 金·李俊民《即事》:“谁能宰似陈平社,那免悲如宋玉秋。” 元·马致远《女冠子》:“陈平宰社,买臣负薪,相如沽酒。” 清·计元坊《励志诗》:“曲逆方宰肉,一乡已称善。”


【典源】《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陈)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汉书·张陈王周传》亦载。

【今译】 汉代陈平少时家贫,但好读书,有抱负。有一次乡里举行社日聚会,轮到陈平主持,分肉食很平均。街坊父老都夸奖说:“真好,陈家后生主持分配!”陈平说:“唉,如果让我治理天下,也会像分肉这样啊!”陈平后仕汉,封为曲逆侯。

【释义】 后以此典称人办事公正合理,说明有大的才干。

【典形】 陈平分肉、陈平社、陈平宰社、曲逆宰肉、社肉必均、临俎有远意、割肉陈平。

【示例】

〔陈平分肉〕 唐 · 杜甫 《社日两篇》:“陈平亦分肉,太史竟论功。”

〔陈平社〕 清·李俊民《即事》:“谁能宰似陈平社,那免悲如宋玉秋。”

〔陈平宰社〕 元 · 马致远 《女冠子》:“陈平宰社,买臣负薪,相如沽酒。”

〔曲逆宰肉〕 清·计元坊《励志诗》:“曲逆方宰肉,一乡已称善。”

〔社肉必均〕 唐·张祜《忆江东旧游》:“岁储虽自乏,社肉必均秤。”


【词语陈平宰社】  成语:陈平宰社汉语词典:陈平宰社

猜你喜欢

  • 兔园宾客

    同“兔苑宾”。宋洪适《选冠子》词:“兔园宾客,高会坐移清漏。”

  • 虱官

    谓蠹国害民之事。战国的商鞅主张重耕战,使国富强,认为礼、乐、诗、书等迂阔而不切实用,国家若以此为标准授予官爵,则政治混乱,各家学说泛滥,于国无益有害,故名曰“虱官”。《商君书.靳令》:“国以六虱授官予

  • 受取一大钱

    源见“一钱太守”。颂扬地方官吏清政爱民。明高启《野老行送陈大尹》诗:“鸡鸣相送拜道边,愿公受取一大钱。”

  • 痴叔

    源见“床头周易”。指晋王湛。多以借指怀才隐德、大智若愚的人。唐杜牧《使回枉唐州崔司马诗兼寄四韵因和》:“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词语痴叔】   汉语大词典:痴叔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厌:满足。诲:教导。 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疲倦。语出《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谢觉哉《不惑集.忆叔衡同志》:“(何)叔衡同志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他的诲人,似乎摆

  • 羊裘翁

    源见“羊裘钓”。指汉严光。亦借指隐者。清冯勖《十二辰诗.赠昆山支逸人》:“马鞍山前钓秋水,无人知是羊裘翁。”

  • 铜柱仄

    源见“金铜仙人”。指汉宫撑托承露盘的铜柱倾侧。喻指时移世易。宋刘辰翁《千秋岁.和尚学林寿筵即席》词:“铜柱仄,瑶池老。残钟长乐树,坠马咸阳道。”

  • 援桴而鼓

    《左传.成公二年》:“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袍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

  •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竖子:小子,含轻蔑意。 当时没有真正的英雄,让小竖子成就了功名。 原慨叹英雄难得。 后也用以比喻上品无货,致令次品走俏。语出《三国志.魏志.王粲传.附阮籍》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阮籍)登广

  • 溱洧赠

    《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汙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诗经.郑风.溱洧》描述青年男女在溱洧河边游玩,互赠芍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