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熊罴兆”。宋叶梦得《水调歌头.濠州观鱼台作》词:“功业竟安在,徒自兆飞熊。”一本作“兆非熊”。
源见“孔鲤趋庭”。指省亲。唐姚鹄《送李潜归绵州觐省》诗:“谁比趋庭恋,骊珠耀彩衣。”
同“改玉改步”。《南齐书.高帝纪上》:“姬旦秉哲,曲阜启蕃,或改玉以弘风,或胙土以宣化。”【词语改玉】 汉语大词典:改玉
见〔芳茨不翦,采椽不斫〕。见“茅茨不翦,采椽不斫”。【词语采椽不斫,茅茨不翦】 成语:采椽不斫,茅茨不翦
《后汉书.李固传》:“冀乃……露固尸于四衢,令有敢临者加其罪。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诣阙上书,乞收固尸。不许,因往临哭,陈辞于前,遂守丧不去。……南阳人董班亦往哭固,而殉尸不肯去。太后怜之,乃听
见“祸起萧墙”。唐·鲍溶《长城作》:“~内,万里防祸根。”【词语祸兴萧墙】 成语:祸兴萧墙
同“藜阁火”。清 素泯主人《十醋记.醉荐》:“谁说藜辉高万丈,这乌纱未经胪昌。”
既:已经。 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出白色的曙光。 形容长夜时间容易消磨。语出宋.苏轼《前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董宏猷《打呼噜》(长江日报》1992年11月2
同“裹尸马革”。唐员半千《陇头水》诗:“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明唐顺之《谢赐银币表》:“倘暮齿之未衰,尚期裹革,伏愿蛮夷戎狄尽归神化之炉。”【词语裹革】 汉语大词典:裹革
源见“芦中人”。泛指亡匿之处。清全祖望《周布衣传》:“一日遇华亭 徐副院孚远于芦中,与之偕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