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姬之乱
《国语》卷七《晋语一》:“献公伐骊戎,克之,灭骊子,获骊姬以归,立以为夫人,生奚齐。其娣生卓子。……骊姬果作难,杀太子而逐二公子。”“公之优曰施,通于骊姬。骊姬问焉,曰:‘吾欲作大事,而难三公子之徒如何?’……优施曰:‘必于申生。……’骊姬……是故先施谗于申生。”
春秋时,晋献公宠信夫人骊姬,逼死太子申生,立奚齐为太子,引起晋国大乱。后遂用为夺嗣之典。“骊姬之乱”用作咏宠姬杀太子夺嗣的典故。
唐.李华《咏史十一首》其五:“侧闻骊姬事,申生不自保。”
《国语》卷七《晋语一》:“献公伐骊戎,克之,灭骊子,获骊姬以归,立以为夫人,生奚齐。其娣生卓子。……骊姬果作难,杀太子而逐二公子。”“公之优曰施,通于骊姬。骊姬问焉,曰:‘吾欲作大事,而难三公子之徒如何?’……优施曰:‘必于申生。……’骊姬……是故先施谗于申生。”
春秋时,晋献公宠信夫人骊姬,逼死太子申生,立奚齐为太子,引起晋国大乱。后遂用为夺嗣之典。“骊姬之乱”用作咏宠姬杀太子夺嗣的典故。
唐.李华《咏史十一首》其五:“侧闻骊姬事,申生不自保。”
源见“巨灵擘山”。形容陡峭独立的山峰,好似神力所为。清黄景仁《由慈光寺至老人峰》诗:“离属群峰形,巨力擘灵掌。”
同“犯鳞”。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词语批逆鳞】 成语:批逆鳞汉语大词典:批逆鳞
《世说新语.轻诋》:“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见诸王何如?’答曰:‘见一群白颈鸟,但闻唤哑哑声。’”白袷(jiá),即白色衣领。晋.王徽之兄弟喜穿白领衣服,隐者支道林故以“白颈鸟”嘲弄之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珮之声。”晋代王嘉《拾遗记》卷九:“石虎于太极殿前起楼,高四十丈,结珠为帘,垂五色玉珮,风至铿锵,和鸣清雅。”唐代杜牧《赠别》:“娉娉袅袅
《汉书.杜周传》:“如周为廷史,有一马,及久任事,列三公,而两子夹河为郡守,家资累巨万矣。”后因以“两杜夹河”为颂扬人兄弟并为郡守之典。南朝 梁萧纲《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诗:“两杜昔夹河,
《庄子.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谓反应迅速如回声之相应和。宋陈善《扪虱新话.辨孟子言悦乐鼓乐之异》:“王曰:‘寡人好世俗之乐。’孟子又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所谓其应如响
汉.刘向《列女传.鲁漆室女》:“漆室女者,鲁漆室邑之女也,过时未适人。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旁人闻之,莫不为之惨者。其邻人妇从之游,谓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耶?吾为子求偶。’漆室女曰:
唐.杜牧《阿房宫赋》:“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秦始皇的残暴统治,使其完全失尽人心,人们心中气愤而嘴上不敢说出来。后
蜡炬:蜡烛。 春蚕吐丝到死才会休止,蜡泪烧干了才肯化为灰烬。 原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后也比喻人们为着某种理想而执着地追求,至死不渝。语出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同“案上萤”。清孙枝蔚《喜张稚恭南还因有赠》诗:“案头萤火干虽久,瓮里葡萄满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