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秃河
又作伊敦河、移燉河。即今吉林中部松花江支流伊通河。明《辽东志》卷1:一秃河在“(开原)城北四百里。源出艾河北山,北流入松花江”。
又作伊敦河、移燉河。即今吉林中部松花江支流伊通河。明《辽东志》卷1:一秃河在“(开原)城北四百里。源出艾河北山,北流入松花江”。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浔州置,治所在桂平县 (今广西桂平县西五里)。乾元元年 (758) 复名浔州。唐天宝元年(742年)以浔州改名,治桂平县(今广西桂平市西)。辖境同浔州。乾元元年(758年)复
元置,在今四川永川县南、长江北岸朱沱镇。明正德《四川志》卷13江津县:汉东水驿“在治西一百八十里”。
即今江西铜鼓县东北三都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义宁州西南铜鼓营东北有三都。(1)在浙江省建德市东部、新安江南岸。面积13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都,人口2000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置,属惠州卫。治所在今广东河源市。后废。
①即今四川青川县西北与甘肃文县分界之摩天岭。《清一统志 ·龙安府》: 清川故城 “北通青塘岭达阶、文,秦蜀襟要也”。历为甘入蜀要道之一。三国魏邓艾灭蜀大军经此。《宋史·高定子传》: 元兵下兴元,小校张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内。《渚宫旧事补遗》: “湘东王绎于子城中造湘东苑。穿池构山,长数百丈,植莲浦中,缘岸杂以奇木。”
即今安徽和县西南戚镇乡。明万历 《和州志》 卷1: 戚家桥在 “州西十二里”。
在今湖南江永县南。《方舆纪要》 卷81永明县: 遨水 “源出广西富川县之木马山,流经县界,东流注于湘水”。
1933年改红水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大芦塘 (今甘肃景泰县东芦阳镇)。1978年徙治一条山镇 (即今治)。在甘肃省中部北端、腾格里沙漠以南,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东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为邻。属白银市。
在今广西马山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 靖远峰 “弘治中,官兵讨岑濬,道出此,登峰以望贼氛,事平,名曰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