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七星关

七星关

①明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南四十五里南新镇(七星关)。《明史·地理志》 茂州:“又南有七星关。”《清一统志·茂州》:七星关“关前山有小孔七,大孔一,穿山而成,如七星伴月然,故名。关南栈道临江倚崖,古称绝险。明嘉靖十九年,副使张问之凿崖开修,旁有偏桥”。

②在今贵州福泉县北五里。明郭子章《黔记》卷5:“自东北由七星关地松水洞、阿亮砦、打铁关、滃埋砦、上塘坡洞,至平越行府,共九十余里。”

③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即今贵州毕节市西南九十里七星关。


(1)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南南新(七星关)。因关前有山,上有小孔七,大孔一,穿山而成,如七星伴月,故名;一说即唐时望星关。关南栈道西临岷江倚崖,甚为险绝。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凿崖开修。(2)在贵州省毕节市西与赫章县交界处。当川、黔、滇三省咽喉,关口海拔1440米。关下六冲河水急滩险,两岸悬崖嵯峨,形势险要。相传三国时诸葛武侯南征回师途经此地,连夜抢渡,燃火七堆,通宵不灭,宛若七星照耀,因此得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七星关后千户所,属乌撒卫。驻重兵把守关隘,有黔腹雄关、汉诸葛武侯祀七星关处等题词。关下有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烈士纪念碑。


猜你喜欢

  • 竹溪河

    为堵河北源。在今湖北竹溪县境。源出竹溪县西北青华山,东南流经竹溪县城南,至潭口会堵河西源汇湾河。《方舆纪要》卷79竹溪县:竹溪河在“县西五里。源发县西北三十里之鸡峰山,流合县治河”。

  • 天竺国

    古印度别称。《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以后《晋书》、《魏书》、《新唐书》、《宋史》均沿称“天竺”。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2:“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

  • 万顷湖

    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2大田所:万顷湖“在所西南二百里,与酉阳接界。其湖深陷,行之,周回动摇”。

  • 奔那伐弹那国

    亦译作奔那伐檀那国。故地或以为在今孟加拉国帕布纳一带。唐玄奘曾至其地。《大唐西域记》 卷10: 奔那伐弹那国 “周四千余里。……自此东行九百余里,渡大河至迦摩缕波国”。

  • 北舞县

    隋开皇初改北舞阳县置,属许州。治所即今河南舞阳县四十六里北舞渡镇。大业三年(607)属颍川郡。唐武德四年(621)属道州。贞观元年(627)废。古县名。隋开皇初改北舞阳县置,治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北。属颍

  • 庸城

    在今安徽宿州市南蕲县镇西。《汉书·黥布传》: 黥布与上 “遇于蕲西……上乃壁庸城”。即此。

  • 鄂奇特谷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罗家营乡古路 (楼) 板村。清乾隆十九年 (1754) 设鄂奇特卡伦于此。光绪《归绥识略》: 鄂奇特卡伦 “在城东北四十里,距哈喇沁二十里”。

  • 神提渠

    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48巩县: “神提渠在县 (老城) 北三里。中低而四围高,横流为患。永乐十六年,县丞华胥开此渠而水患息。”

  • 多功山

    在今四川天全县东。《方舆纪要》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多功山在“司东五十里。昔禹凿此山以通峡水,用功甚多,故名”。

  • 永定陵

    北宋真宗赵恒的陵墓。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芝田镇东南、蔡庄村北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