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七里镇

七里镇

①即今安徽石台县治。清道光《安徽通志》卷27石埭县:七里街在“县西一百五十里。为石埭故县”。

②在今河南息县南七里冈。《金史·仆散安贞传》:兴定五年(1221),伐宋,“安贞出息州,军于七里镇”。即此。


(1)镇名。(1)在安徽省石台县中部、秋浦河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七里,人口1.4万。古名古里,晋改仁里,宋称七里,以环山带水平旷长及七里为名。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始为石埭(1965年改石台)县治。原为七里区。1962年设七里公社,1973年置城关镇,1987年以城关镇与七里乡合并置七里镇。主产稻、小麦、油菜籽。有机床修配、木材加工、汽车修配、水泥预制件、食品等厂及合资企业石城公司。盛产茶叶。新殷、七源公路经此。名胜有蓬莱仙洞、慈云洞。(2)在湖南省资兴市西北部。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七里圩,人口1980。镇以山得名。1949年属资兴县二区。1956年属高坡乡。1958年并入蓼市公社,1961年为七里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置镇。主产稻、甘薯、小麦,盛产油茶。矿产有煤。有煤矿、大型养猪场及铸造、冶炼、粮食加工等厂。设有圩场。公路通市区。(3)在四川省阆中市境中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七里,人口530。因镇境四周为山,中有一坝,横亘七里,故以名镇。1950年设七里乡,1962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2年置七里镇,白塔乡并入。盛产蚕茧、棉花。有缫丝、轧花、酿造、服装等厂。南广公路经此。有始建于明、清之际的古建筑阆中白塔和大佛石刻等古迹。(4)在甘肃省敦煌市南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台村,人口 1400。以镇区距敦煌城七里得名。1956年设七里镇。盛产棉花、胡麻。有石棉、芒硝等矿。有面粉厂、冷库、砖瓦厂。青海石油勘探处、青海石油干校、青海石油研究所、甘青藏石油开发会战指挥部敦煌分部设此。为农贸集市。215国道经此。有沙州故城遗址、白马塔、祁家湾汉墓群等古迹。(2)集镇名。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南部。七里街道办事处驻地。人口680。以境内七里店得名。产稻、玉米、油菜籽。建筑业兴盛。有建材、制棕等厂。朝阳机械厂驻此。316国道经此。阳安铁路经此。


猜你喜欢

  • 略城

    在今四川盐亭县西南。《晋书·毛璩传》:东晋末益州刺史毛璩东讨桓振于江陵,会参军谯纵作乱,“璩时在略城,去成都四百里,遣参军王琼讨反者,相距于广汉”。

  • 南弋阳县

    北魏析弋阳县置,属弋阳郡。治所即今河南潢川县。北齐改为定城县。古县名。东魏分弋阳县置,治今河南省潢川县,属弋阳郡。北齐时,与北弋阳县合并改为定城县。

  • 雷家庄

    即今河北滦县西二十八里雷庄镇。清光绪《滦州志》 全图: 西有雷家庄。

  • 卓资山镇

    即今内蒙古卓资县城。1948年置龙胜县治此。1952年改为卓资县。因镇东有山,顶平如桌,故名 “桌子山”,后雅化为卓资山,镇因以名。在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中部、黑河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3.6平方

  • 冽口县

    亦作列口县。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西北殷栗。以在冽水入海之口而名。西晋后废。古县名。又作列口县。西汉置,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属乐浪郡。东汉因之。西晋后废。

  • 沃干坂

    一名沃干岭。在今甘肃兰州市南五十里。《三国志·魏书·陈泰传》:正元二年(255),姜维围王经于狄道,陈泰率军救之。“凉州军从金城南至沃干坂。泰与经共密期,当共向其还路,维等闻之,遂遁。城中将士得出”。

  • 威武军

    五代方镇名。后汉乾祐元年 (948) 置。治所在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后周广顺元年 (951)改为彰武军。唐方镇名。乾宁三年(896年)升福建观察使置,治福州(今福州市)。领福、泉、汀、建四州。辖境

  • 涌 (湧) 泉县

    ①西魏改宕渠县置,为通泉郡治。治所即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舆地纪胜》 卷154潼川府通泉县: “ 《图经》 云: 县东五里定惠寺,有泉出于崇山之顶,经夏江涨,其泉亦涌,县得名因于此。” 北周明帝时

  • 鲁运河

    又称山东运河。京杭运河山东境内段的别称。北起冀、鲁边境的临清,南至苏、鲁边境的台儿庄。以黄河为界分南北两段,北段又称鲁北运河,南段又称鲁南运河。修凿于13世纪(元代)。19世纪中叶后,逐渐淤塞。建国后

  • 会川千户所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会川府置,属建昌卫。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二十五年(1392)升为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明洪武中置,治今四川省会理县。属建昌卫。二十五年(1392年)升为会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