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古镇

万古镇

即今河南滑县东南万古镇。居民分居万古沟两侧,称西万古、东万古。民国《重修滑县志》卷6:“东万古,距城五十里”;“西万古,距城五十里。”


(1)在河南省滑县东南部。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万古,人口2410。古称都隆集,后改万户。明初肖、史、杜、李等姓自山西迁此,取“万古长青”意,改名万古。1958年设万古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籽。有彩印厂等。为道桑、万高公路交会处。(2)在重庆市大足县东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万古场,人口 3910。清初建场,取“万古长存”之意得名。宣统元年(1909年)改为镇,次年分建大堡乡、雍溪乡。1912年分建协和乡、兴隆乡。1951年改为万古区。1953年恢复万古镇,同时析置新石、中心、高峰三乡。1958年与中心乡、高峰二乡合并成立万古公社。1959年分建中心、高峰二公社。1977年复设万古镇。1993年高峰、新石、石牛三乡并入。产稻、小麦、玉米、甘薯。为县东物资集散地。有采煤、五金、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等厂矿。“万古牌”菜刀为著名产品。大铜公路纵贯境内,还有万古镇至国梁镇和石龙乡的公路。


猜你喜欢

  • 仙鹅洞

    即思峨洞。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清嘉庆《兴文县志》卷1:仙鹅洞在“县东二十里。一名思峨洞。唐置思峨县本此。洞口狭内阔,石髓凝结,奇形万状。相传仙峨常来此。洞有仙鹅立石痕”。

  • 马颊山

    在今江西永新县东。《清一统志·吉安府一》:马颊山“在永新县东四十里。于群山中最为高耸”。

  • 紫湖设治局

    1929年置,属宁夏省。治所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巴彦浩特镇) 西北锡林高勒苏木(紫泥湖村)。后废。1929年置,治紫泥湖(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锡林高勒苏木)。原属宁夏省。后裁撤。

  • 杉关站

    元置,即今福建光泽县西南杉关。明改为驿。元置,即今福建省光泽县西南杉关。明改为驿。

  • 石围口山

    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石围口山“卓立江口,巉岩峭绝”。

  • 龙销谷

    在今山西太原市东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40阳曲县:龙销谷“明初大兵下泽潞,扩廓遣兵驻此,以为声援”。

  • 上宜县

    隋开皇十七年(597)置,属京兆郡。治所在今陕西永寿县西南好畤河。唐属雍州,贞观八年(634)并入岐阳县。古县名。隋开皇十七年(597年)置,治今陕西省永寿县西南好畤河镇。属京兆郡。唐初属雍州,贞观八

  • 狼渊

    又名狼陂。在今河南许昌县西。《左传》: 文公九年 (前618),“楚子师于狼渊以伐郑”。杜注:“颍川颍阴县西有狼陂。”春秋楚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左传》文公九年(前618年):“楚子师于狼渊以伐郑

  • 黄背崖

    在今河北沙河市西。旧有边墙,为沙河县内兵防要地。《清一统志·顺德府二》: 大岭口,“旧与黄背、数道二崖皆置戍”。

  • 吉阳水

    亦名白鹤溪。即今安徽黟县东之东亭河。《元丰九域志》卷6:黟县有吉阳水。宋淳熙《新安志》卷5黟县《水源》:吉阳水“出吉阳山。东流至白茆渡入县界,屈曲九十里经黎阳口合南当水,东流三十五里下黄墩村,北流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