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
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九年(334),“长安人陈良夫奔黑羌,与北羌王薄句大等侵扰北地、冯翊,章武王斌、乐安王韬合击,破之。斌等收军还三城”。即此。《魏书·地形志》徧城郡广武县:“有三城。”
(1)古城名。在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南。东晋咸和九年(334年),后赵将石斌等为羌人所败,退保三城,即此。(2)集镇名。在安徽省来安县南部、清流河东北。三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30。因境内有三城圩及一座三城寺得名。有粮油加工、塑料、化纤布、轮窑等厂。有公路北接泗浦公路。
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九年(334),“长安人陈良夫奔黑羌,与北羌王薄句大等侵扰北地、冯翊,章武王斌、乐安王韬合击,破之。斌等收军还三城”。即此。《魏书·地形志》徧城郡广武县:“有三城。”
(1)古城名。在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南。东晋咸和九年(334年),后赵将石斌等为羌人所败,退保三城,即此。(2)集镇名。在安徽省来安县南部、清流河东北。三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30。因境内有三城圩及一座三城寺得名。有粮油加工、塑料、化纤布、轮窑等厂。有公路北接泗浦公路。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宝鼎元年(266),永安山贼施但等聚众数千人,劫皓庶弟永安侯谦出乌程,“至建业众万余人。丁固、诸葛靓逆之于牛屯,大战,但等败走。获谦,谦自杀”。《资治通
即长江三峡。指今四川奉节县至湖北宜昌市间之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周书·陆腾传》:“天和初,信州蛮、蜑据江峡反叛,连结二千余里, 自称王侯,杀刺史守令等。”又《蛮传》:“屯据三峡,断遏水路,荆、蜀行人
即今湖南望城县东南捞刀河。《方舆纪要》 卷80长沙府 “新康河” 条下: 涝塘河 “在府北十五里。亦湘水支流也。商舟泊焉”。河北岸即涝塘河市。
亦作西天鹏茄啰国。故地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卷上: “西天鹏茄啰国都号茶那咭城,国一百二十里。民物好胜,专事剽夺,以白砑螺壳磨治为钱,土产宝剑兜罗绵等布。或谓佛教始于
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西五里。《新唐书·地理志》 万岁县:“东南五里有灵洞。贞元九年雷雨震开。”《方舆胜览》卷59开州:灵洞“在州(县)南五里温井后”。今名仙女洞,为溶洞,分内外:外洞大厅面积200平
唐置,为羁縻顺州治。治所在幽州城内(今北京城西南)。建中年间,顺州迁治今北京市顺义县时废。
故址在今缅甸中部的抹谷南面。为古代从云南经缅甸入海交通线所经。《元朝征缅录》:大德三年(1299)十二月,“阿散哥也犯边,攻阿真谷、马来城”。
即大夏。中亚细亚古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兴都库什山与阿姆河上游之间。
亦作维山。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汉书·地理志》 汉中郡房陵县: “淮山,淮水所出,东至中庐入沔。”
唐渤海国置,属南海府。治所在椒山县 (今朝鲜孟山东山城里,一说在咸镜北道吉州府近)。辖境约当今朝鲜大同江上游西南、龙兴江西北一带。辽徙废。渤海国置,治椒山县(今朝鲜孟山东山城里),属南京南海府。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