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墩镇

三墩镇

①北宋置,属高邮军。即今江苏高邮市东四十里三垛镇。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四年(1130),金人攻楚州,“独海陵岳飞屯三墩,仅能为援”。即此。

②即今上海市南汇县南三墩镇。明在里护塘筑墩防倭,这里墩列第三,因名。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三墩镇在“邑南十八里。在大团北”。

③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南四十八里三墩镇。地当西塘河西岸。1990年版《余杭县志》:“三墩因文星墩、灯彩墩、水月湖墩三个高出水面的土墩而得名。”


(1)在上海市南汇区中南部。面积20.8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墩,人口2000。因地处明筑烟火墩第三墩,故名。清宣统元年(1909年)设三墩乡。1958年置三墩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撤乡建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有电子元件、耐火器材、有色金属制品、服装等厂。川南奉公路经此,并有公路通惠南、大团二镇和东海农场。(2)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部。面积37.6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墩,人口1万。民国时置镇,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为镇。地处平网,港汊纵横。产稻、蚕茧、淡水鱼。有印刷、纺织、服装、五金等厂。以文星、灯彩、水月湖三个高出水面之土墩而得名。古名兰里,明末清初成集。抗日战争时期,曾为余杭、临安、德清、富阳四县间集贸中心。以酒酱业和油坊驰名。浙江大学紫金校区设此。杭宣铁路经此并设站。公共汽车通杭州市区。(3)见“三垛镇”。


猜你喜欢

  • 美榔双塔

    又名姐妹塔。在今海南澄迈县东北美亭乡美榔村。建于宋代。相传乡人陈道叙为思念二女(长女出嫁离家,次女出家为尼) 而建。二塔均立于山池中,间隔20米,俱高五丈余,层檐七极。一为六角,一为四角,全用石雕堆砌

  • 英山河

    在今湖北英山县西。《明史·地理志》 英山县: “西有英山河,湖广浠水之上源也”。《清一统志 ·六安州》: 英山河 “源有二,东曰东矼,西曰西矼,皆南流至县西南二里合为一。其并流者有添楼河,俱北出分水岭

  • 高家镇

    即今四川丰都县东北长江东岸高镇。民国《丰都县志》 卷3: 高家镇场 “离城六十里。户口稠密,生意繁盛”。(1)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东部。面积33.6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家,人口282

  • 平壤城

    即今朝鲜平壤市。《隋书·高丽传》:“其国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都于平壤城,亦曰长安城,东西六里,随山屈曲,南临浿水。”唐为安东都护府治。明代为朝鲜西京。《明史·朝鲜传》:万历二十年(1592), 日

  • 清沽港

    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1武清县: 清沽港 “西接安沽港,东合丁字沽入于海”。

  • 凤河

    在今北京市东南。《清一统志·顺天府二》:凤河“源出南苑团河,东南流经废漷县西南为新庄河,至东安县东北四十里凤窝村为凤河,至武清县西北二十里为漷水铺河,又绕武清之北折而东,随地异名。至县南八十里为东沽港

  • 塔失八里站

    一作塔失城站。元置,在今新疆伊吾县东南。明废。又作塔失城站。元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吾县东南。明时废。

  • 破虎堡

    一名破孤堡。在今山西右玉县北六十里破虎堡村。《清一统志 ·朔平府》: 破虎堡 “东至边墙二里,北至边墙三百步。明嘉靖二十三年 (1544)筑,周二里”。

  • 荆阳县

    唐武德四年 (621) 析太湖县置,属舒州。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八年 (625) 废。(1)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分太湖县置,治今安徽省太湖县东。属舒州。八年废入太湖县。(2)旧县名。湘鄂西

  • 高田谷

    在今甘肃陇西县东。《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七年 (430),“秦王慕末为河西所逼,遣其臣王恺、乌讷阗请迎于魏,魏人许以平凉、安定封之。暮末乃焚城邑,毁宝器,帅户万五千,东如上邽。至高田谷,给事黄门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