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峰山

三峰山

①在今江西贵溪县南。《寰宇记》卷107信州贵溪县:三峰山“一名天冠山。三峰鼎立,有泉从崖隙东西泻”。《明一统志》卷51广信府:三峰山“在贵溪县南二里。三峰相并,东连王表岩,西接五面山,南北孤绝”。因移象山书院于山,俗亦呼为象山。

②在今江西宜丰县西。《方舆纪要》卷84瑞州府新昌县:三峰山在“县西五里,与县冶前盐岭相接。《志》云,盐岭高出群山,下瞰邑市,鳞鳞可数”。

③在今浙江丽水市西。《方舆纪要》卷94处州府丽水县:三峰山“在府西五十里。下曰灵峰,中曰翠峰,上曰岑峰,林峦秀丽,为一境之观”。

④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南二十里。《金史·哀宗纪》:天兴元年(1232)正月,“大元兵及两省军战钧州之三峰山,两省军大溃”。即此。

⑤一名石峰山。在今湖南桂东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82桂东县:三峰山“三峰耸秀,蜿蜒十余里”。

⑥在今广西扶绥县北。《方舆纪要》卷110新宁州:三峰山“三峰并峙,环列如屏,俗名笔架山,下有金鸡岩”。

⑦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卷109思恩县:三峰山在“县东二十里。三峰并列,下有石岩洞,泉出其中,引流溉田”。

⑧在今四川长寿县西。《方舆纪要》卷69长寿县:三峰山“在县西十里,有三峰高耸”。

⑨又名三崇山。在今云南云龙县西南旧州西。《方舆纪要》卷117云龙州:三峰山“在州(今旧州)西五里。一名三崇山, 壁立万仞, 人迹罕至”。

⑩在今蒙古国东南胪朐河源西。《明史·成祖纪》:永乐十二年(1414)亲征瓦剌,六月“追至土剌河,马哈木宵遁。庚戌,班师,宣捷于阿鲁台。戊午,次三峰山,阿鲁台遣使来朝”。


古山名。又称三封岭。在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南。《续资治通鉴》: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蒙古兵自唐州趋汴,金将完颜哈达等自邓州赴援,“次三峰山,军士有不食至三日者”,被蒙古军所败。


猜你喜欢

  • 峡石寨

    即今浙江江山市西南六十二里峡口镇。清雍正十二年 (1734),移衢州府同知驻此。

  • 富陵县

    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江苏洪泽县西北 (今已沦没洪泽湖中)。《汉书·黥布传》: 高帝十一年 (前196),黥布反,“东击荆,荆王刘贾走死富陵”。即此。东汉废。北魏复置,属淮阴郡。北齐废。古县名。西

  • 风穴寺

    在今河南临汝县城东北十八里风穴山中。据《风穴寺志略》载,该寺建于北魏,称香积寺。唐代扩建,并改名为白云寺。俗称风穴寺。明、清两代对寺内建筑有所修补和增建。现存最早的建筑是唐开元时建造的七祖塔,高22米

  • 苏武墓

    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北武功镇北。宋敏求《长安志》卷4武功县:“汉苏武墓在县(今武功镇)北十里义门乡。案,《郡国志》:苏武家在好畤县东三十里名守节乡,与此地里相接。”

  • 溉源山

    即古覆甑山。又名塔山。今山东潍坊市东南四十里溉源山。《寰宇记》 卷18潍州北海县: 溉源山 “山形如塔,旧名塔山。《地理志》 云: 覆甑山,溉水所出。《水经注》 云,溉水出塔山。是山有二名,故两存焉。

  • 壶水

    ①在今山西壶关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42壶关县: 壶水 “在县西北二里。《志》 云,水出壶关山下,流经此,又西经府北,下流入于浊漳。今涸”。②即今云南文山县盘龙河。汉代称壶水。《汉书·地理志》 都梦

  • 梅陂

    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万安县: 梅陂 “在县西北。《纪胜》 云,和蜀镇有天井湖,今谓之梅陂。阔三百余顷。旧隶龙泉,宋何嗣昌为宰,疏蜀江水,伐石立趾,以捍啮堤之害,百姓至今利赖之

  • 水磨疃堡

    即今山西浑源县西南水磨疃村。《清一统志·大同府》 “荆家庄堡”条下:水磨疃堡“在(浑源)州西十八里”。

  • 牌楼屯

    亦作牌路屯。即今辽宁海城市东南三十里牌楼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海城县图: 东南有牌路。

  • 屈野川

    ①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南、陕西神木县西北之木伦河、窟野河。为黄河支流。《宋史·夏国传》: “麟州西城枕睥睨曰红楼,下瞰屈野河,其外距夏境尚七十里,而田腴利厚,多入讹庞,岁东侵不已。至耕获时,辄屯兵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