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陵
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秦山之巅。《水经·洛水注》:“又东北径三王陵,东北出焉。三王或言周景王、悼王、定王也。魏司徒公崔浩注《西征赋》云:‘定当为敬。’子朝作难,西周政弱人荒,悼、敬二王与景王俱葬于此。故世以三王名陵。”《资治通鉴》:唐武德元年(618),李建成、李世民率军至东都洛阳。引还,设三伏“于三王陵”。大破东都追兵于此。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涧河南岸。即周景王、悼王、敬王之陵。《资治通鉴》:唐武德元年(618年),李世民自东都城下引军还,恐城中追蹑,乃设三伏于三王陵以待之”,即此。
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秦山之巅。《水经·洛水注》:“又东北径三王陵,东北出焉。三王或言周景王、悼王、定王也。魏司徒公崔浩注《西征赋》云:‘定当为敬。’子朝作难,西周政弱人荒,悼、敬二王与景王俱葬于此。故世以三王名陵。”《资治通鉴》:唐武德元年(618),李建成、李世民率军至东都洛阳。引还,设三伏“于三王陵”。大破东都追兵于此。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涧河南岸。即周景王、悼王、敬王之陵。《资治通鉴》:唐武德元年(618年),李世民自东都城下引军还,恐城中追蹑,乃设三伏于三王陵以待之”,即此。
在今江苏镇江市南三里运河上。《舆地纪要》卷7镇江府:丁卯港,“《京口志》:在城南三里,即晋所立丁卯埭。《舆地志》:晋元帝子裒镇广陵,运粮出京口,为水涸,奏请立埭丁卯。制可。因以为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一作硚口市。即今湖南郴县东北五十里桥口镇。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郴州图: 州东北有桥口市。
①北宋置,属获嘉县。在今河南获嘉县境。②金置,属建安县。即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古城。《金史·地理志》建安县:“镇一,大宁。”即此。明昌四年(1193)升置秀岩县。(1)古镇名。金置,在今辽宁省岫岩满
西汉置,属牂牁郡。治所在今贵州独山县附近。南齐属南牂牁郡。梁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附近。属牂柯郡。南朝齐属南牂柯郡。梁大宝后废。
①北周天和间置,属龙涸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安宏乡。一说在今松潘县西。隋属汶山郡。唐废。②唐贞观元年(627)置,属羁縻崌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后废。③即江原县。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江
在今江西婺源县北。《方舆纪要》 卷28徽州府婺源县: 倚衡山 “在县北百十里。高八十五仞。与县北九十里之朗山俱西连回岭”。
①又名安济桥、赵州桥。在今河北赵县南洨水上。隋建。《清一统志·赵州一》:安济桥“在州南五里洨河上,俗名大石桥。隋建。广四十步,长五十余步。唐张嘉贞、李翔皆有铭”。②即今辽宁大石桥市。清光绪二十六年(1
西汉元封元年 (前 110) 置,属珠崖郡。治所在今海南省三亚市东北。初元三年 (前46)废。古县名。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置,治今海南省三亚市北。属珠崖郡。初元三年(前46年)废。
在今山东文登市北七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隋改文安县置,属延州。治所即今陕西延川县。《元和志》卷3延川县:“取吐延川为名。”大业初属延安郡。唐属延州。宋属延安府。元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延安府。1928年直属陕西省。在陕西省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