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平郡

东平郡

①南朝宋改东平国为郡,属兖州。治所在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县东南)。北齐废。

②北魏泰常中置,属济州。治所在范县(治秦城,今河南范县东南旧城)太和末废。建义中复置。北齐废。

③北齐改泰山郡置,治所在博平县(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辖今山东泰安市及东平等县地。隋开皇初废。

④隋大业初改郓州置,治所在郓城县(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辖境相当今山东郓城、巨野、鄄城等县地。唐武德初复改郓州,贞观八年(634)移治须昌县(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天宝元年(742)改为东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郓州。

⑤契丹神册四年(919)置,治所在辽阳城(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天显三年(928)升为南京。


(1)南朝宋改东平国置,治东平县(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属兖州。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济宁市及东平、汶上等县地。北齐废。(2)南朝齐置。治淮阴县(东魏改名怀恩县,北周改名寿张县,今江苏淮安市西南)。东魏改为淮阴郡。陈复为东平郡。隋开皇元年(618年)又改为淮阴郡。(3)北魏泰常中置,治范县(秦城,今河南范县东南)。属济州。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范县及山东省梁山、东平等县部分地。太和末废,建义时复置。北齐废。(4)隋大业初改郓州置,治郓城县(今县东)。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巨野、郓城及梁山、鄄城等县部分地。唐武德初复为郓州,贞观八年(634年)移治须昌县(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东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郓州。


猜你喜欢

  • 东黄寺

    在今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北。为清顺治八年(1651)敕建,名普静禅林,是活佛脑木汗驻锡之所。后因寺西又建一座藏传佛教寺院西黄寺,普静禅林遂称为东黄寺。该寺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 新城镇

    ①北宋置,属新建县。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②北宋置,属宁陵县。在今河南宁陵县境。③北宋置,属耒阳县。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北四十五里新市镇。④北宋置,属原州。即今甘肃镇原县西五十里新城乡。金属彭阳县。⑤金置,

  • 和龙

    即龙城。亦名黄龙城、龙都。东晋咸康七年(341) 慕容皝筑,即今辽宁朝阳市。《晋书·慕容皝载记 (附阳裕传)》: “及迁都和龙,裕雅有巧思,皝所制城池宫閤,皆裕之规模。” 又 《冯跋载记》:慕容永 “

  • 大埔村

    即今广东大埔县北茶阳镇。《明史·地理志》大埔县:“嘉靖五年以饶平县大埔村置,析滦州、清远二都地益之。”

  • 陆川郡

    即隆川郡。治所在良国县(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靖镇)。南朝梁、陈间废。南朝齐置,治良国县(今广西北流市东南陆靖)。属越州。南朝梁、陈间废。

  • 大廉洞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大廉山。《舆地纪胜》卷120廉州:“因大廉洞为名。”《方舆胜览》卷39廉州:“因洞为名。《元和志》:地有大廉洞,故元德五年置大廉县。今县虽废,而州名则以大廉洞故名耳。”

  • 井研镇

    北周宣政元年(578)置,属蒲亭县。在今四川井研县南。镇以井研盐井为名。隋大业元年(601)升为井研县。

  • 云南县

    ①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云南驿东北果城。《续汉书·郡国志》 注引《南中志》云南:“县西高山相连,西北百数十里有山,众山之中特高大,状如扶风太乙,郁然高峻

  • 岳公城

    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6嘉鱼县 “沙阳镇” 条下: “县东北有岳公城,宋岳武穆征杨么于此筑城屯兵。”

  • 荷浦桥镇

    一名河埠桥。即今江西临川市南五十里河埠乡。清同治 《临川县志》 卷1下: 九十八都有河埠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