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府城

东府城

简称东城。故址在建康城东南,今江苏南京市通济门附近,南临秦淮河。《寰宇记》卷90升州上元县“东府城”条引《舆地志》云:东府城“晋安帝义熙十年筑,其城本简帝为会稽王时第,其东则丞相会稽文孝王道子府,谢安石薨,以道子代领扬州,第在州东,故时人号为东府”。义熙十年(414)筑城,周三里九十步。后为东晋、南朝时宰相兼州刺史的府第。建康每有事,必置兵镇守。《南齐书·高帝纪》:升明三年(479),齐高帝初封齐王,“太祖移镇东府”。同书《东昏侯纪》:永元元年(499),“扬州刺史始安王遥光据东府反”。皆即此。梁绍泰末焚毁,陈天嘉中迁至府城东三里的齐安寺。陈亡后废。


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通济门附近,南临秦淮河。为东晋、南朝宰相兼扬州刺史的府第所在地,因在扬州旧城以东得名。每建康有事,必置兵镇守。梁绍泰末焚毁,陈天嘉中迁至府城东的齐安寺,陈亡后废。


猜你喜欢

  • 狼心山

    ①一作琅心山。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柯柯乌拉山。清乾隆 《肃州新志》 第2册: 狼心山“在州东北七百里”。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 卷16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 “旗东北有狼心山,在金塔寺堡北六百里,南去镇

  • 野雉关

    又称野鸡关。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北。《清一统志·永顺府》: 野雉关 “在桑植县西南五十里。一名野鸡关。路通澧州永定县”。又称野鸡关。在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南。

  • 匡国军

    ①唐、五代方镇名。唐乾宁二年(895)升同州为匡国军节度,治所在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天祐三年(906)废。五代梁复置,改名忠武军,后唐复名匡国军。北宋初废。②五代方镇名。后梁改忠武军置,治所在许州(

  • 丁留县

    一作丁溜县。西晋太康七年(286)置,属苍梧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苍梧县境。南齐以后废。

  • 三崤山

    即二崤。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魏书·地形志》陕州崤县:“有三崤山。”《北史·崔宏传》:族人崔宽为“陕城镇将。三崤地险,人多寇劫”。《方舆纪要》卷46:“三崤山亦曰二崤。”

  • 平羌镇

    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平羌县置,属龙游县。在今四川乐山市北四十里岷江东岸。

  • 湾头桥镇

    在今天津市静海县东南湾头村。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0静海县图: 东南有湾头。在湖南省武冈市西北部。面积139.8平方千米。人口6.8万。镇人民政府驻湾头桥,人口1100。清嘉庆年间境内小河弯处尽头建

  • 蓟辽总督

    明嘉靖二十九年 (1550) 置蓟州总督,次年改为蓟辽总督,为捍卫北京之军事重镇。三十三年 (1554),移驻密云县 (今北京市密云县)。辖顺天、保定、辽东三巡抚,相当今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北部、辽宁

  • 团转汛

    在今江西波阳县西鄱阳湖滨团转。清于此置团转汛。

  • 万宝山

    ①在今吉林长春市南(今伊通满族自治县南)。光绪《吉林通志》卷18伊通州:万宝山在“州南一百里”。1931年4月,长春县长郝永德将万宝山地区生熟荒地三千五百亩转租给朝鲜农民耕种。朝鲜农民为引伊通河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