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武郡
北魏永安二年(529)置,治所在东武县(今山东诸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诸城、胶南等市地。北齐改高密郡。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置,治诸城县(今山东诸城市)。属胶州。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诸城市一带。后废。
北魏永安二年(529)置,治所在东武县(今山东诸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诸城、胶南等市地。北齐改高密郡。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置,治诸城县(今山东诸城市)。属胶州。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诸城市一带。后废。
《尚书·立政》:“三亳。”郑玄注以为其一为东亳。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乡西北。清魏源则以为在今河南商丘县。但近代学者多不采用三亳中有东亳之说。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北。清魏源认为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汉郑
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 群峰环列, 形势陡峻,是去潭柘寺必经之地。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 游潭柘寺路过此岭, 作 《御制过罗㬋岭诗》一首。
即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南特尔洪河,为艾不盖河东源。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 卷5喀尔喀右翼部: “塔尔浑河,旧作他鲁浑。源出旗西南三十里之辱孤山东北平地,北流会爱布哈河,又东北出边,潴为阿勒坦托
在今四川潼南县东南。一说即今铜梁县安居镇东波仑山。《旧唐书·地理志》 铜梁县:“初治奴仑山南,开元三年,移治于武金坑。”《舆地纪胜》卷159合州:奴仑山“在铜梁县北四十里,今县有仑山里”。
①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阳原县西南桑干河北。东汉废。②1914年改西宁县置,属直隶口北道。治所即今河北阳原县。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西北部,与山西省相邻。属张家口市。
在今浙江武义县西。《方舆纪要》 卷93武义县: 铜釜山在 “县西三十里。群山环列,至为阻险。正统间,括寇起,居民结寨于其上,曰铜釜寨”。
亦作华丰墟。在今广东遂溪县东南。清道光《遂溪通志》卷4:华封墟在“县东二十里”。
1914年改海城县置,属甘肃泾原道。因县境有海都原,故名。治所即今宁夏海原县。1928年直属甘肃省。1958年改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西邻甘肃省。属中卫市。面积 6897 平方千米
清雍正七年 (1729) 升雅州置,属四川省。治所在雅安县 (今四川雅安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色达、丹巴、卢山、名山、汉源以西,得荣、九龙以北,西藏江达、贡觉以东地区。光绪三十年(1904) 升打箭炉厅
在今四川重庆市沙坪坝区西北青木关镇。清同治 《璧山县志》 卷5: 青木关 “在县东北三十里。《府志》 云: 宝峰山口也,上接缙云,直接嘉陵,下连虎峰,至于岷江,横亘二百余里。驿路达铜梁、合州,此其要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