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爨
地区名。从南北朝至唐代,爨部有东西爨之分。依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东爨范围约当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宣威市及其以北的滇东北和贵州西北部。
古地区名。南朝时爨部分东西二境,即指东西二爨。唐时“在曲靖州、弥鹿川、升麻川,南至步头,谓之东爨”(《蛮书·名类》)。步头地甚远,不应在内。为乌蛮部族聚居区。约当今云南省昭通市、昆明市东川区和鲁甸、大关、镇雄、彝良、寻甸、宣威、会泽等县市地。
地区名。从南北朝至唐代,爨部有东西爨之分。依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东爨范围约当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宣威市及其以北的滇东北和贵州西北部。
古地区名。南朝时爨部分东西二境,即指东西二爨。唐时“在曲靖州、弥鹿川、升麻川,南至步头,谓之东爨”(《蛮书·名类》)。步头地甚远,不应在内。为乌蛮部族聚居区。约当今云南省昭通市、昆明市东川区和鲁甸、大关、镇雄、彝良、寻甸、宣威、会泽等县市地。
明置,属清平卫。即今贵州凯里市西北五里桥乡。
北宋政和三年 (1113) 改苍孤砦置,属沧州。在今河北青县东。为沿边戍守处。
又名黄冈铺。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黄土岗镇。《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清江县 “太平市” 条下: 黄土市 “今为戍守处”。
即今福建建瓯市西北五十里吉阳河。《方舆纪要》卷97建宁府:吉阳溪“源出延平府顺昌县界,流入境。经叶坊驿口入于西溪”。
明洪武二年 (1369) 降临州置,属太原府。治所即今山西临县。万历二十三年 (1595) 改属汾州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中西部、黄河东岸,邻接陕西省。属吕梁市。面积
在今广东恩平市城东。《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恩平马驿 “宋置于县东三里,今名古站村。成化中徙置于城北,后又数徙,万历初移于城南。八年改为守备司”。
科尔沁别部。博弟达喇第三子乌巴什(明译兀把赛) 号所部曰郭尔罗斯。其孙布木巴、固穆先后率部归附后金,分别编为札萨克旗,属哲里木盟。崇德元年 (1636) 以固穆所部置郭尔罗斯前旗,旗地在松花江下游至与
在今四川高县东南五十里仁爱乡(老王场)。清同治《高县志》卷6:万年大山“在老王场后,山高大。同治二年正月,蛮匪自珙邑恒丰场窜老王场,果后营布政使刘岳昭督兵来场护卫,营扎前后山,相为犄角,击退贼匪,民赖
即今山东龙口市东南六十二里石良镇。清同治《黄县志》有石良集。1984年设镇。
在今湖南湘乡市东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80湘乡县 “望岳峰” 条下: 范铎峰 “三峰耸秀,众山环列。相传五代时范铎隐此,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