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溪镇
俗名峰溪。即今湖北竹溪县南九十八里丰溪镇。清有守备、千总等驻防。民国初设县佐于此。
在湖北省竹溪县西南部。面积381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丰溪街,人口980。因境内多河溪,故名。1949年为竹溪县第八区,后名丰溪区。1958年为朝阳公社,1962年复为丰溪区。1975年撤区,置丰溪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置丰溪镇。马鞭河经境。主产玉米、薯类、小麦,并产生漆、黄连、冬花。有建材、农机等厂。界兴公路经此。
俗名峰溪。即今湖北竹溪县南九十八里丰溪镇。清有守备、千总等驻防。民国初设县佐于此。
在湖北省竹溪县西南部。面积381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丰溪街,人口980。因境内多河溪,故名。1949年为竹溪县第八区,后名丰溪区。1958年为朝阳公社,1962年复为丰溪区。1975年撤区,置丰溪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置丰溪镇。马鞭河经境。主产玉米、薯类、小麦,并产生漆、黄连、冬花。有建材、农机等厂。界兴公路经此。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七十里。《明史·贵州土司传》:天启三年(1623),“(王)三善督兵攻大方贼巢,擒土司何中尉等,进营红崖。连破天台、水脚等七囤,夺其天险”。在今贵州省毕节市东南。明天启三年(1623
一名武洛社。在今台湾省高雄县东北,旗山镇西南约六里武鹿。为高山族平埔人社名。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2:大泽机社“离府治三百二十里”。
在今西藏日喀则市东北。是日喀则经麻江去拉萨渡雅鲁藏布江的渡口,也是西藏著名渡口之一。藏语“大”即大氏家族之意,“竹卡”意为渡口。东至仁布,西至日喀则,北至乌郁都有道路相通,为后藏交通要津。
隋开皇六年(586)改泥阳县置,为宜州治。治所即今陕西耀县。大业初属京兆郡。唐武德初复为宜州治。贞观十七年(643)属雍州,垂拱二年(686)改名永安县。神龙元年(705)复名华原。开元元年(713)
明洪武二年 (1369) 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即今广西南宁市。后废。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属广西都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前废。
北宋元丰四年 (1081) 置,属邵州。治所在今湖南绥宁县西南莳竹村。崇宁四年 (1105)废。古县名。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置,治今湖南省绥宁县西南。属邵州。崇宁四年(1105年)废。
元、明、清时代均在西藏阿里境内。《清一统志 ·西藏》 阿里诸城: 拉达克城 “在喇萨西南三千七百五十余里。其所属有札石刚、丁木刚、喀式三城”。在克什米尔,今名列城。清道光二十六年 (1846) 英国侵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通州镇。明初改为通州里。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北通州里。属定远府。后废。
一名萝藦亭、萝蘑亭、落漠城。在今山西太谷县西北。《水经·洞过水注》: “ (涂) 水出阳邑东北大嵰山涂谷,西南径萝蘑亭南,与蒋谷水合。”《元和志》 卷13太谷县: “萝藦亭,俗名落漠城,在县西北十九里
即今新疆皮山县。《清一统志·叶尔羌》:皮什南“在叶尔羌城东南三百十里。有河出南山下,北流百余里,饶水草,于汉为皮山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