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镇
①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村。明置巡司于此。
②即今甘肃武山县东洛门镇。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3巩昌府宁远县图:东有乐善镇。
(1)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明于此置巡检司。(2)今镇名。在四川省武胜县东部。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乐善,人口 1510。以乐善堂得名。1949年为乐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5年置镇,普兴乡并入。产油菜籽、蚕茧等。有服装、农机、粮油加工、农具加工等厂。武华公路经此。
①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村。明置巡司于此。
②即今甘肃武山县东洛门镇。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3巩昌府宁远县图:东有乐善镇。
(1)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明于此置巡检司。(2)今镇名。在四川省武胜县东部。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乐善,人口 1510。以乐善堂得名。1949年为乐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5年置镇,普兴乡并入。产油菜籽、蚕茧等。有服装、农机、粮油加工、农具加工等厂。武华公路经此。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治。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布朗,旧地名,达克,谓虎,噶尔,碉也。岭形如虎,碉城建于岭旁,故名。”
又名廊坊镇。即今河北廊坊市。本属安次县,商业颇盛。1948年安次县迁治于此。1981年析置廊坊市。
古九河之一。在今河北东光、山东德州市以北。《尚书· 禹贡》 疏: “简,大也。河水深而大,……在东光之南,鬲县之北。” 清蒋廷锡 《尚书地理今释》: “河间府南皮县城外有简河、絜河,二河相去最近。”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施州。治所即今湖北宣恩县东北细沙乡。二十三年(1390)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属施南宣抚司。清初改为东乡土司。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北。二十
原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北凉水镇东南图门江边,1940年因修路曾向东北方迁移300米,1985年为加强保护,将石刻和保护亭一并搬迁至珲春市东南珲春大桥东北侧。石高1.40米,宽1.38米。并排阴刻“龙虎”二
在今海南澄迈县北。《方舆纪要》卷105澄迈县:“石鼓岭在县(治今老城镇)南七十里。岭上有二石,扣之若钟鼓然,声闻里许。”
西汉置,属敦煌郡。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一百五里破城子。《元和志》卷40寿昌县:龙勒县“因山为名”。北魏于此置寿昌郡。北周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湖附近。属敦煌郡。因县东南龙勒山得名。
亦作临海镇。在今辽宁凌海市南。《资治通鉴》: 隋大业八年 (622) 征高丽,“八月,敕运黎阳、洛阳、洛口、太原等仓谷,向望海顿”。胡注:“望海顿,当在辽西界。”又称临海顿。在今辽宁省盘锦市东南。隋大
明、清时指淮安府(治今江苏淮安市)城北的黄河为外河,与里河(今里运河)相对而言。明、清时指淮安府城北的黄河为外河,与里河(今里运河)相对而言。参见“里河”。
清雍正二年(1724)析长洲县地置,与吴县、长洲县并为苏州府治。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1912年并入吴县。古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长洲县南境置,与吴县、长洲县同治苏州府城内(今江苏苏州市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