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州
元至元年二十年(1283)升云安军置,属夔州路。治所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辖境相当今四川云阳县地。明洪武六年(1373)降为云阳县。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云安军置,省云阳县入州。治今重庆市云阳县(九龙嘴)东北云阳镇。属夔州路。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为县。
元至元年二十年(1283)升云安军置,属夔州路。治所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辖境相当今四川云阳县地。明洪武六年(1373)降为云阳县。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云安军置,省云阳县入州。治今重庆市云阳县(九龙嘴)东北云阳镇。属夔州路。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为县。
元置,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北。明洪武六年(1373)并入卢番长官司。
即今湖北西北部蛮河。为汉水支流。《左传》: 桓公十三年 (前699),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杜注: “鄢水,在襄阳宜城县入汉。” 《水经·沔水注》: “夷水,蛮水也。桓温父名夷,改曰蛮水……
元至正十九年 (1359)朱元璋改诸暨州置,属绍兴路。治所即今浙江诸暨市。至正二十六年(1366) 改名诸暨县。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改诸暨州置,即今浙江省诸暨市。属绍兴路。辖境即今浙江省诸
在今江西定南县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定南县 “太湖山” 条下: “县 (治今老城镇) 北四十五里又有神仙岭,发脉于此,皆耸秀为邑境之望。嘉靖末,抚臣吴百朋破贼于岭下。”
一作大鳌山。别名游山。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8太平县“尚书山”条下:“又西南十里为大鳌岭,高二百丈,亘三十里。别名游山。”
北魏将毛鸿宾筑,在今陕西耀县西南。
亦名涪水、内水、垫江水。在今四川中部,为嘉陵江主要支流。《汉书·地理志》 刚氐道: “涪水出徼外,南至垫江入汉,过郡二,行千六十九里。”源出松潘县东北之岷山,东南流经平武、江油、绵阳、三台、射洪、蓬溪
一作南曹集。即今河南尉氏县南南曹乡。明嘉靖 《尉氏县志》 卷1 《市集》: “南曹寨集,在县南三十里。”
北魏北境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乌兰不浪土城梁古城。《魏书·高祖纪》: 太和十八年 (494),八月 “己未,幸武川镇”。《水经· 河水注》: “荒干水又西南,经云中城北,白道中溪水注之。水发源
又作衮拉。在今西藏阿里地区达巴南六十里。藏语意为冬山口。原是在我国达巴守境内的一个山口。1954年中印协定规定双方商人、香客可以通过此山口互通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