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尺道

五尺道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与西南各族间的联系而开筑的一条从蜀地通往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史记·西南夷列传》 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五尺道在郎州。颜师古云,其处险扼,故道才广五尺。如淳云,道广五尺。”五尺道即因道宽五尺而得名。从今四川宜宾市西南行,经高县、筠连,云南盐津、昭通、宣威,南抵曲靖。由此东通当时的夜郎,往西可达滇、昆明。此道为汉武帝时唐蒙所修治的通西南夷道和隋唐时代石门路的前身。


古道路名。北起今四川省宜宾市,南抵今云南省曲靖市。秦灭六国后为加强中原与西南各族间的联系,开筑的一条从今四川盆地通往云贵高原的重要通道。因道宽五尺得名。当即汉唐蒙所开凿的西南夷道和隋、唐石门道的前身。


猜你喜欢

  • 土弥干川

    一作赤弥干川。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南五十里。《寰宇记》卷152番和县:“土弥干川,即古匈奴为放牧之地。鲜卑语髓为吐弥干,言此川土肥美如髓,故以名之。”

  • 伊阙口

    即伊阙。今河南洛阳市南之龙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前518),“王次于滑,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女宽守阙塞”。杜注:“阙塞,洛阳西南伊阙口也。”

  • 曾侯乙墓

    战国早期曾侯乙之墓。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五里擂鼓墩。1978年发掘。墓圹面积220平方米,深近20米。椁分四室,均以巨木镶隔。主棺分内外两层,全为彩绘。随葬物品有礼乐器、兵器、车马器、金玉器、漆木竹器及

  • 札什伦布

    即今西藏日喀则市。为后藏首府。班禅喇嘛驻此。本名日喀则,以班禅所居名札什伦布寺,故亦名札什伦布。见“日喀则城”。

  • 苍梧道

    1914年由郁江道改置,属广西省。治苍梧县(今广西梧州市)。辖境约当今广西武宣、贵港、玉林、博白以东,桂平、平南、藤县、贺县南部(信都)以南地区及广东省怀集县地。1928年废。1914年6月由郁江道改

  • 大云院

    俗称石灰寺。在今山西平顺县城西北四十六里实会村北龙耳山中。创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初名仙岩院。天福五年建大佛殿,后周显德元年(954)建寺外七宝塔。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奉敕改寺名为大云禅

  • 铁骊国

    辽属国。王府在今黑龙江省铁力市附近。《辽史·营卫志下》: “辽属国可纪者五十有九”,其中有 “铁骊”。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呼兰河上游南至松花江北岸地区。后废。

  • 使犬部

    清代对所属黑龙江下游,西起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北,东达黑龙江口海岸及库页岛等地居住的黑斤 (今赫哲族) 等使犬部落的称呼。各部从事渔猎,冬日使犬拉雪撬,故名。《清朝文献通考》 卷271: “自宁古塔东七

  • 把仰

    在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即小江)南侧。清代属腾越州大塘隘土把总。见硕色《处置秤戛等处分隶奏摺》及光绪《续云南通志稿》卷99土司。

  • 摘星楼

    在今江苏扬州市。《清一统志·扬州府二》: 摘星楼 “在府城西北隅。《旧志》: 贾似道筑宝祐城,建楼于上,扁曰 ‘三城胜处’。摘星楼即其处也”。苏辙、秦观皆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