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南路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分京西路南部地置,治所在襄阳府 (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及河南伏牛山以南,四川大巴山与湖北荆山以北,陕西子午河以东,河南桐柏及湖北随州、京山以西地区。南宋时有所缩小。元废。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南部置,治襄阳府(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子午河以东,秦岭及河南省扶牛山以南,大巴山与湖北省荆山以北,河南省桐柏及湖北省随州、京山等市县以西地一带。南宋时辖境略有缩小。元废。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分京西路南部地置,治所在襄阳府 (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及河南伏牛山以南,四川大巴山与湖北荆山以北,陕西子午河以东,河南桐柏及湖北随州、京山以西地区。南宋时有所缩小。元废。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南部置,治襄阳府(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子午河以东,秦岭及河南省扶牛山以南,大巴山与湖北省荆山以北,河南省桐柏及湖北省随州、京山等市县以西地一带。南宋时辖境略有缩小。元废。
又名同戈、铜锅、同过、洞过。即今山西寿阳县南、榆次市东潇河。源出昔阳县西南陡泉山,西流经寿阳、榆次、清徐、太原市界入汾水。《水经·洞涡水》: “洞过水出沾县北山,西过榆次县南,又西到晋阳县南,西入于汾
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西南大来乡南山音村。清康熙 《平定罗刹方略》 卷1: “ (顺治) 十四年,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呼达败之尚坚乌黑。”即此。
即今山东荣成市南斥山镇。明置巡司,属文登县。清雍正十二年(1730)移于石岛口(今石岛镇)。在江西省上栗县东南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赤山桥,人口 1930。因附近赤山桥得名。
亦称西里木第河。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支流谢列姆扎河。《清一统志·黑龙江》:西林穆丹河“在黑龙江城东北七百二十里。源出北兴安岭,南流会诸小水转西南,凡千余里,会精奇哩江。其大与精奇哩江等”。17世纪
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4同州大荔县:红善泉在“州西南四十里……自平地涌出,流入渭河,州人资以灌溉”。
东汉兴平二年(195)析张掖郡置,属雍州。治所在日勒县(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定羌庙东十里)。三国魏属凉州。西魏废。东汉献帝时分张掖郡置,治日勒县(北魏改名永宁县,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属凉州。辖境约当今甘肃
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七十里大鹏山。清魏源《圣武记》卷9:嘉庆三年(1798)清兵攻占箕山,罗其清北走,“与李全、王廷诏等尽奔大鹏寨。寨天险,广百余里”。即此。
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羊峒“在卫北,接陕西洮州界。《志》云:松潘东通任昌、蜡梅,北接羊峒、洮州,任昌、蜡梅盖番族也”。
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南。清光绪《畿辅通志》卷65:大石墙山“在独石口东南一百九十里。山产石炭”。
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南红心镇。《方舆纪要》卷21凤阳县:红心桥“在县南六十里,旁有马驿曰红心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