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街
即今云南马关县西南仁和镇。民国《马关县志》卷1:仁和街在县西南四十里。
集镇名。在云南省施甸县中部偏北、施甸坝子中部、施甸河西岸。属仁和乡。人口660。该村地处人和桥旁,辛亥革命后曾置人和镇,后演化为今名。产稻、小麦、蚕豆、薯类、烤烟等。特产“仁和漂烟”和荸荠。有农具、粮油加工、汽车修理、五金、服装、砖瓦、建筑、家具等企业。为县境中部重要农贸集市,五天一集。水甸公路从东经过。
即今云南马关县西南仁和镇。民国《马关县志》卷1:仁和街在县西南四十里。
集镇名。在云南省施甸县中部偏北、施甸坝子中部、施甸河西岸。属仁和乡。人口660。该村地处人和桥旁,辛亥革命后曾置人和镇,后演化为今名。产稻、小麦、蚕豆、薯类、烤烟等。特产“仁和漂烟”和荸荠。有农具、粮油加工、汽车修理、五金、服装、砖瓦、建筑、家具等企业。为县境中部重要农贸集市,五天一集。水甸公路从东经过。
在今新疆乌恰县北托云乡。清宣统《新疆图志》卷4:疏勒府布鲁特冲巴噶什部辖境中有“托允多拜”。
原名清安寺。在今辽宁辽阳市白塔公园处。《清一统志·奉天府》:广佑寺“在辽阳州西门外。有白塔,俗呼白塔寺。本朝天聪九年敕修。康熙二十一年四月驾幸寺,赐袈裟,有御制广佑寺诗。寺周可二三里,门对千山,亦州之
在今江西星子县城南。《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匡庐驿“在府治南一里。《志》云,府东一里有锦冈岭,宋置锦江驿于其上,明初改置今驿”。后废。
古引荥泽之水,自今河南荥阳市境,东流至山东荷泽。亦曰南济。《水经·济水注》: “济水又东合荥渎。渎首受河水,有石门,谓之为荥口石门也。而地形殊卑,盖故荥播所道自此始也。……荥渎又东南流,注于济。今无水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太平门内九华山下。《南齐书·崔慧景传》: 崔慧景 “性好谈义,兼解佛理,顿法轮寺,对客高谈”。即此。
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昌县置,为昌州治。治所即今湖北枣阳市。《元和志》 卷21枣阳县:“因枣阳村为名。” 大业初为舂陵郡治。唐属随州。南宋绍兴十二年 (1142) 升为枣阳军。元降为县,属襄阳路
1916年析元江县置,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在猛烈 (即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29年改江城县。
集镇名。即今湖南澧县西合口。《清一统志·澧州》 “津市”条:“合口市,在州西四十里。”
亦作博勒济尔。即今新疆布尔津县境之布尔津河。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额尔齐斯河自固尔图河西北流百二十余里,北会博喇济河。博喇济者,准人名也。旧居于此,因以名河。……车布登传云: ‘罕笃叛,由
即虎啸山。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十里渠江岸边。《宋史·张珏传》: “自全汝楫失大良平,大兵筑虎相山。”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