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仙游寺

仙游寺

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三十五里马召乡黑水河畔。隋开皇十八年(598)隋文帝杨坚在此建仙游宫避暑。仁寿元年(601)命大兴善寺释童真和尚送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 改名仙游寺。唐咸通年间改为三寺,一寺早毁,今存二寺,分隔在黑水南北两岸。南岸为仙游寺,通称南寺。现存正殿五间,前后有大小古塔四座,最大者名法王塔,为七层方形砖塔。北岸为中兴寺,通称北寺。1998年因修西安市引水工程对法王塔进行拆迁,在塔身天宫出土了石棺、鎏金铜棺、葫芦形琉璃瓶和三枚舍利子;在地宫内出土了石函、黑釉瓷熏炉、鎏金铜棺、直颈琉璃瓶和十枚仁寿舍利子等珍贵文物。


在陕西省周至县城南15千米马召镇黑水河畔。寺院三面青山环抱,一面碧水环绕,风景清幽,磊落天然。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杨坚在此建仙游宫避暑。仁寿元年(601年)十月,命大兴善寺释童真和尚送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改名仙游寺。唐大中年间改为三寺,黑河南岸为仙游寺,又称南寺;北岸为中兴寺,又称北寺;另一寺在宋代已毁。寺在唐、宋两代最为鼎盛。明天顺六年(1462年),由西域喇嘛桑加巴主持,复修扩建,改名普缘禅寺。清康熙二年(1663年)、乾隆和道光年间以及民国初年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葺。现存清代大雄宝殿一座,面阔5间;东西厢房20间;隋代法王塔和明清时期和尚墓塔4座;明天顺六年所铸大铁钟一口。法王塔为四方形七层密檐式砖塔,高27.78米。1998年8—10月,因修西安市引水工程对法王塔进行拆迁。在塔身天宫内发现了石棺、鸿雁衔瑞草纹鎏金铜棺、葫芦形琉璃瓶和3枚舍利子;在地宫内出土了石函、黑釉瓷熏炉、鎏金铜棺、直颈琉璃瓶和10枚仁寿舍利子等珍贵文物。南、北寺之间有黑水潭,又名五龙潭,水深不可涉,唐代诗人岑参有“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诗句。唐、宋两代文人学士如卢纶、吴道子、王勃、白居易、陈鸿、王质夫、岑参、李商隐、苏轼、苏辙等均到此游览,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元和元年(806年),诗人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时,在此写下了文情并茂的不朽诗篇《长恨歌》。北宋嘉祐七年(1062年)苏轼任凤翔通判时曾两次游仙游寺,寺内现存有苏轼写的“客远红尘丛中,到此俗缘尽了;堂开白云窝里,从兹觉岸齐登”对联一副。法王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卢溪村

    即今安徽祁门县西南八十里芦溪乡。明万历《祁门县志》卷4《乡市》有卢溪村。

  • 定侯国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市东北。武帝元朔四年 (前125) 封齐孝王子刘越为定侯。东汉废。西汉置,治今山东省乐陵市东北。属勃海郡。东汉废。

  • 温泉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温泉州置,治所在温泉县 (今广西宜州市东南清潭村)。乾元元年(758) 复改为温泉州。

  • 伏虎寺

    古名龙神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距报国寺二里,为峨眉山著名寺院之一。清嘉庆《四川通志》卷41峨眉县:伏虎寺“在大峨山。寺后鞠家漕,有新开寺。右静室名龙凤庵,一名萝峰庵;左静室名飞龙庵,在玉女峰

  • 仙岩

    在今江西贵溪市西南鱼塘乡。《舆地纪胜》卷21信州:仙岩“在贵溪县南七十里,去龙虎山二里。峰峦削立,高出云表,岩石嵌空,多为洞穴。房室窗牖,床榻仓廪,棺椁鸡犬禽鸟之状”。宋晁补之《鸡肋集》曰:“出游龙虎

  • 宝城县

    南朝宋孝建三年 (456) 析��县置,属义阳郡。治所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齐改为保城县。古县名。南朝宋孝建三年(456年)置,治今河南省罗山县西。属汝南郡。南朝齐改名保城县

  • 吉阳关

    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北吉阳乡。明置巡司于此。

  • 乳山寨

    宋置,属牟平县。在今山东乳山市西南乳山寨镇。《宋史·地理志》: 牟平县有乳山砦。即此。清于此置巡司。

  • 吉安县

    ①西魏改吉阳县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九十里老县街东。北周天和四年(569)移治今安康市。隋大业初改名金川县。②隋置,属儋耳郡。治所在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昌城镇东北。唐初废入昌化县。贞

  • 五当召

    又作武当召。即广觉寺,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东北约一百里大青山内。清乾隆十四年(1749)始建,为内蒙古重要黄教寺院之一。本名巴达嘎尔召,清廷赐名广觉寺。因地在五当沟内,俗称五当召。“五当”,蒙古语意为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