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阳镇
即迁阳镇。今福建浦城县北四十里仙阳镇。
在福建省浦城县北部、南浦溪沿岸。面积238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仙阳,人口 2120。北宋建为迁阳镇,俗名仙阳,以处渔梁山南、有揖仙桥而得名仙阳。1958年设仙阳公社,1984年置镇。境内为南浦溪中游平原,北部有渔梁山。为长江水系与闽江水系的分水岭。是县内主要产粮区。山区竹木资源丰富,盛产油茶籽、茶叶。有粮油加工、竹木加工、农机等厂。有公路南通县城,北至浙、赣。名胜古迹有渔梁山瀑布、百向山黄巢寨、真德秀故居、汉阳城遗址。
即迁阳镇。今福建浦城县北四十里仙阳镇。
在福建省浦城县北部、南浦溪沿岸。面积238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仙阳,人口 2120。北宋建为迁阳镇,俗名仙阳,以处渔梁山南、有揖仙桥而得名仙阳。1958年设仙阳公社,1984年置镇。境内为南浦溪中游平原,北部有渔梁山。为长江水系与闽江水系的分水岭。是县内主要产粮区。山区竹木资源丰富,盛产油茶籽、茶叶。有粮油加工、竹木加工、农机等厂。有公路南通县城,北至浙、赣。名胜古迹有渔梁山瀑布、百向山黄巢寨、真德秀故居、汉阳城遗址。
①即沔渡水。今湖南炎陵县东之沔水。《方舆纪要》 卷80酃县 “洣水” 条下: 沔渡江 “在县西南 (按,应为县东)。源出万阳山,流入茶陵州境,谓之洮江”。②即今越南河内市一带之红河。《元史· 安南传》
春秋战国时指今山东半岛的龙口、莱阳等市以东地区。《国语·齐语》:“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即此。
1913年3月由闽县、侯官两县合并置,取两县首字为名。为福建省会。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其后为闽海道治。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4年改名林森县。1933年11 月,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等在福州城
①金改北宋匼河镇置,属河东县。在今山西芮城县西七十五里匼河村。②清置,属新乡县。即今河南新乡县西二十四里合河乡。
明崇祯十二年 (1639) 改新田营置,属道州。治所在新田营 (今湖南新田县)。清属永州府。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在湖南省南部、舂陵水支流新田河流域。属永州市。面积1004平方千米
即绲戎。在今甘肃陇山以西。《诗经·大雅 ·绵》: “混夷駾矣。”
即今江西万载县东北卢家洲。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袁州府:万载县东北有庐家洲,“自县治至此计程四十里,与上高、新昌两县交界”。
元置,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六硐。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平塘县西南。后废。
战国赵长城西端障塞。即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南狼山南麓之石兰计山口。《史记·匈奴列传》:赵武灵王 “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西汉时卫青领兵出此,与匈奴右贤王作战。东汉窦固等数路伐匈奴,祭肜军
①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隋书·地理志》:吴郡乌程县 “有雉山”。《寰宇记》 卷94长兴县: 雉山 “在县北五里。高五百尺。《山墟名》 云: 以形类雉”。故名。唐置雉州,得名于此。②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