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代县

代县

①秦置,为代郡治。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西晋永嘉后废。

②明洪武二年(1369)改代州置,属太原府。治所即今山西代县。八年(1375)升为代州。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直隶州。1912年改为代县,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


(1)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北省蔚县东北代王城,为代郡治。东汉属代郡。三国魏、西晋仍为代郡治。十六国后燕建兴三年(388年)省。(2)今县名。在山西省北部、五台山西麓。属忻州市。面积 1696 平方千米。人口20.3万。辖6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上馆镇。西汉置广武县,城址在今县城西古城村,为太原郡都尉治。东汉改属雁门郡。三国魏为雁门郡治。北魏明帝移治古上馆城内,即今代县。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移肆州治此。隋开皇五年(585年)改肆州为代州,十八年改广武县为雁门县。大业三年(607年)改代州为雁门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雁门郡为代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雁门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代州。蒙古中统四年(1263年)并雁门县入代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称代县;八年复升为州。清初称代州;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1912年废州为代县。1914年属雁门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3年山阴、代县并为山代县,后旋复分。1949年属忻县专区。1958年繁峙、代县二县合并,1961年复为原制。1967年属忻县地区,1983年属忻州地区。2000年属忻州市。滹沱河、峪河、中解河、峨河、胡峪河流经。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高粱、谷子、玉米、小麦、稻、莜麦、豆类、马铃薯、辣椒为主。矿产有铁、铜、金、钒、钛、云母、金红石、石棉、石英、长石、石墨、蓝晶石、褐煤、泥炭等。工业有电机、化工、建材、纺织、酿酒、采矿、塑料等。京原铁路和108、208国道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边靖楼、阿育王塔、杨忠武祠、赵杲观、内长城、雁门关等。


猜你喜欢

  • 瑯邪山

    即琅邪山。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东南十里。

  • 楚雄府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威楚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楚雄县 (即今云南楚雄市)。辖境约当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清代属云南府,辖境约当今楚雄彝族自治州大部地。1913年废。明洪武十五年(13

  • 南埠隘

    在今江西龙南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龙南县: 南埠隘 “在县东南上蒙保。密迩浰头、岑冈,旧称阨塞”。

  • 会泽县

    清雍正五年(1727)置,属东川府。治所在巧家汛(今云南巧家县北二十二里巧家营)。民国《会泽县地志资料》:“境内壁谷小江与金沙江会,车洪江与牛栏江会,至与鲁甸分界处牛栏江与金沙江又会。以数水所会定名,

  • 喇嘛洞召

    俗称喇嘛洞。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大青山中。明万历年间,由察罕博格达一世活佛主持兴建。清顺治十二年 (1655) 赐名广化寺。位于山谷内银洞山南坡,由前后两寺组成。前寺有天王殿、大经堂、大雄宝殿、欢喜

  • 西河国

    西晋改西河郡置,治所在离石县(今山西离石县)。后废。西晋改西河郡置,治离石县(即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临县、方山、柳林、离石、汾阳、孝义、中阳、石楼、交口、介休、灵石、沁源、安泽、古县

  • 三十六冈山

    在今湖北保康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9保康县:三十六冈山“在县东南三十里。旁多冈阜, 因名”。

  • 恩城州

    亦作思城州。在今广西平果县北榜圩镇南。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北榜圩南。属邕州右江道羁縻州。辖境相当今平果县北一带。明弘治中废。

  • 东冈村

    即今河南林州市东北东冈镇。民国《林县志》卷1《乡镇》:“东冈村,距城四十八里。”

  • 纪氏城

    在今河南郏县东北十余里。《水经·汝水注》:蓝水“东南流径纪氏城西有层台,谓之纪氏台。《续汉书》曰:‘世祖车驾西征,盗贼群起,郏令冯鲂为贼延裒所攻,力屈。上诣纪氏,群贼自降’。即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