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伏牛山

伏牛山

①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南十五里。《魏书·地形志》:刈陵县有伏牛山。唐景云三年(712)黄龙见于此。

②在今山西沁县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43“铜鞮山”条下:伏牛山“山有龙泉,漳河源出焉”。《清一统志·沁州》:“昔人见神牛隐此,故名。”

③即金山。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七十里。宋《嘉定镇江志》卷6“伏牛山”条引《南徐州记》:“蒜山北江中有伏牛山。”《新唐书·地理志》 润州土贡:“伏牛山铜器。”《舆地纪胜》卷7镇江府:伏牛山“即金山。唐亦谓之伏牛山”。

④在今江西南城县西北盱江西岸。《清一统志·建昌府一》:伏牛山“在南城县北四十里。临江,下有市”。

⑤即天息山。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元和志》卷6汝州鲁山县:“天息山,一名伏牛山。”《明史·地理志》嵩县:“西南有伏牛山,即天息山也。山有分水岭,汝水出焉。”

⑥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隋书·地理志》彭水县:“有伏牛山,出盐井。”《元和志》卷30彭水县:伏牛山“在县北一百里。左右盐泉,今本道官收其课”。《寰宇记》卷120彭水县:伏牛山“在县东一百里。左右有盐泉。州人现置灶煮以充军用”。明、清时盐井之泉甚盛。


(1)在河南省西南部。西接熊耳山,东至方城缺口,呈西北—东南走向,为秦岭东段重要支脉。海拔多在 1500 米以上。最高峰鸡角尖(在西峡县东北边境),海拔 2212.5 米。玉皇顶(2212 米)、老君山(2192 米)、石人山(2153 米)、摩云垛(2075 米)等亦为著名高峰。山岭主要由花岗岩构成,两侧多为变质岩,主脊尖峭,北陡南缓,山势向东南降低。方城县东北南长约20千米,宽约8~15千米的“方城缺口”,为沟通华北平原和南阳盆地天然通道。黄河、淮河与汉水分水岭。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气候、土壤、植被具南北过渡特点。胜迹有仙人洞、香岩寺、杏花山猿人遗址等。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2)即“氐父山”。


猜你喜欢

  • 凉川县

    ①隋大业二年 (606) 改会宁县置,属原州。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后为会宁郡治。唐武德二年 (619) 又改为会宁县。②唐开元四年 (716) 析会宁县置,属会州。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境内。九年 (72

  • 六诏岭

    在今浙江奉化市西南一百里六诏村。清乾隆《宁波府志》卷7:六诏岭“相传王右军尝隐此,故诏起之”。

  • 眉山

    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眉山在 “县北三十五里。海中望之,如修眉然。其北五里有巡司”。

  • 思慕部

    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分布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共青城一带。开元间属黑水都督府。《新唐书· 黑水靺鞨传》:“初,黑水西北 (按,西应为东之误) 又有思慕部。”

  • 道人矶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长江之滨。《水经·江水注》: “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东接微落山, 亦曰晖落㞦。” 《清一统志·岳州府一》 谓 “微落山” 即道人矶。《舆地纪胜》 卷69岳州 “

  • 杏城

    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南十里。东晋时姚苌于此设杏城镇。《晋书·姚苌载记》:“魏褐飞自称大将军、冲天王,率氐胡数万人攻安北姚当成于杏城。”即此。《魏书·地形志》:北华州“治杏城”。《元和志》卷3坊州中部县:杏

  • 高镇山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三街镇西南二里。《方舆纪要》 卷107灵川县: 高镇山在 “县西南二里。古名大象峰,一名大藏。其下有潭,横浸山腹,名象潭。其形三折,又名之潭。宋宝祐间改名高镇岭。元至正间,大藏山崩,

  • 崧泽古文化遗址

    在今上海青浦县东十里崧泽村。1958年发现,1960年后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文化遗存分三层: 上层是晚期几何纹陶文化,时代相当于西周; 中层是新石器时代墓葬群,由于在太湖流域同类型文化中,是一处典型遗

  • 烂泥关

    明置,在今贵州黄平县北。《方舆纪要》 卷121黄平州 “马鬃岭关” 条下: “烂泥关在州北。”

  • 东晋寿郡

    南朝齐永泰元年(498)置(一说东晋安帝时置),属梁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北魏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市大部分地。《梁书·邓元起传》:“魏将王景胤、孔陵寇东西晋寿”,元起救之,“比至,魏已攻陷两晋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