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鲁骨河
即兀鲁灰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乌拉盖郭勒。明于谦《少保于公奏议》卷8所载之兀鲁骨河, 即此。
即兀鲁灰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乌拉盖郭勒。明于谦《少保于公奏议》卷8所载之兀鲁骨河, 即此。
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因叴犹国为名。东汉省。
北宋置,属安化县。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北怀安乡。金改为怀安镇。
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四九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新宁县(今台山市)东南有四九墟。
唐、宋大渡河以南少数民族部落。在今四川越西县南。《宋史·蛮夷传四》:“邛部川蛮,亦曰大路蛮,亦曰勿邓。”
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源出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南城子沟,西南流入辽宁开原市东北境入扣河(寇河)。《清一统志·吉林一》:叶赫河“在(吉林)城西四百八十余里。源出噶哈岭,入瞻河”。民国《奉天通志》卷74开原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107灵川县“千秋峰”条下:“《志》云,千秋峡丛山列拥,亦名笔峡,大融江经此,风水相搏,涛色如银,名曰银江。”又称笔峡。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东北大溶
唐至德二年(757)改龙城县置,为连城郡治。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二十里。《元一统志》:岑溪“在岑溪县界。县因此溪而取名”。乾元初为义州治。北宋初迁于今岑溪县,为南义州治。太平兴国初为南仪州治。熙宁四年
即托钵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套白山。《清史稿·地理志》:巴林右旗“扎萨克驻托盔山”。
春秋时杞邑。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四十里。《春秋》: 隐公四年 (前719),“莒人伐杞,取牟、娄”。杜注: “牟、娄,杞邑。城阳诸县东北有娄乡。”
①唐天宝中置,属妫州。治所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后废。②金明昌六年(1195)改怀来县置,属德兴府。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沙城)东南旧怀来(已没入官厅水库)。元复名怀来县。古县名。(1)唐天宝中析怀戎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