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州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降元江府为元江直隶州,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新平、元江、江城等县地。1913年改为元江县。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元江府置,治今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为直隶州,属云南省。辖境约当今云南省元江、新平、江城三县及红河、墨江两县部分地。1913年废州改为元江县。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降元江府为元江直隶州,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新平、元江、江城等县地。1913年改为元江县。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元江府置,治今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为直隶州,属云南省。辖境约当今云南省元江、新平、江城三县及红河、墨江两县部分地。1913年废州改为元江县。
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34:前秦伐凉军于西河,“俄而梁熙王统等, 自青石津,攻其将梁粲于河会城,陷之。苟苌济自石城津,与梁熙等会攻缠缩城”。即此。在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北黄河上。东晋太元
一名须河。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郑州市西。《水经·济水注》: 须水 “近出京城东北二里榆子沟,亦曰柰榆沟也。又或谓之为小索水,……东北流,于荥阳城西南,北注索”。北宋导索水与须水合,入汴,通漕运。其后又
①即今安徽宿州市东北曹村镇。旧属萧县。清同治 《徐州府志》 萧县境图: 东南有曹家村圩,为往来要冲。②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北十五里。即明之曹得墓。《清一统志·济南府三》: “得本山西怀仁县人,永乐中以都督
古水名。在今河北平山、鹿泉、石家庄市一带。其下游即斯洨水。《汉书·地理志》 蒲吾县:“大白渠首受绵曼水,东南至下曲阳入斯洨。”《水经·浊漳水注》:斯洨水“受大白渠,大白渠首受绵蔓水。……白渠水又东谓之
外蒙古旧部名。即赛音诺颜部。清雍正三年(1725)分土谢图汗部西境置,乾隆三十一年(1766)加汗号,是为喀尔喀四部之一。所部二十四旗,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牧地约当今蒙古国后杭爱、巴彦洪戈尔等省和前杭爱
战国秦惠王二十七年(前311)于蜀国都城成都置,为蜀郡治。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东汉时兼为益州治。三国蜀汉建都于此。西晋为蜀郡及益州治。成汉都于此。东晋为蜀郡及益州治。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复为蜀郡
1941年8月革命根据地由同官、宜君、耀县三县析置,治所在陈家楼子(今陕西耀县西北柳林乡)。因三县各取首字为名。1943年4月撤销,并入淳耀县。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41年由陕西省同官、宜君、耀县
即今广西全州县西南六十里建安。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建安驿,三十年 (1397) 置巡司。万历九年 (1581) 并裁。
明宣德十年(1435)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北水晶乡南黑斯寨。后废。
简称崇喜司。清雍正七年(1729)置,属理塘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雅江县西北红龙乡(崇喜寨)。宣统三年(1911)改流,地属河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