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赋岭
一名八缚岭。有南北二岭,南岭在山西和顺县西九十里,称武山;北岭在和顺县西北八十里,称轑山。《寰宇记》卷44:“辽阳水从平城县西北八赋岭下出, 名八赋水。”《方舆纪要》卷43和顺县:八赋岭“在县西百余里, 两山对峙, 如八字然”。
又称八缚岭。在山西省和顺县西。两岭对峙,形似八字,故名。旧有两关,黑虎关在八赋岭北,有公路通榆次、太原。青龙关在八赋岭南,现属榆社县。地颇险要,清时设巡检司防守。抗日战争中有“华北地区抗日井冈山”之称。
一名八缚岭。有南北二岭,南岭在山西和顺县西九十里,称武山;北岭在和顺县西北八十里,称轑山。《寰宇记》卷44:“辽阳水从平城县西北八赋岭下出, 名八赋水。”《方舆纪要》卷43和顺县:八赋岭“在县西百余里, 两山对峙, 如八字然”。
又称八缚岭。在山西省和顺县西。两岭对峙,形似八字,故名。旧有两关,黑虎关在八赋岭北,有公路通榆次、太原。青龙关在八赋岭南,现属榆社县。地颇险要,清时设巡检司防守。抗日战争中有“华北地区抗日井冈山”之称。
即今山东鱼台县西旧城。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北前进乡。元、明、清设驿站于此。
即狼汤渠。战国、秦汉间鸿沟。《通典》卷177州郡七引 《坤元录》: “ (汴渠) 一名莨荡渠,今名通济渠,首受黄河,《汉书》 有荥阳漕渠,如淳曰今砾溪口是也。自宋武北征之后,复加湮塞。” 故道自今河南
唐羁縻都督府。显庆四年 (659)以突骑施索葛莫贺部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新疆伊宁市西伊犁河附近 (或说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北楚河附近)。8世纪前期废。唐羁縻都督府。显庆四年(659年)破西突厥
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北长江中焦山东部的玉峰庵、香林庵、宝墨轩内。碑刻共四百五十八块,其中著名的珍品有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唐德裕瘗舍利石函题记碑、宋熙宁年间的禹迹图碑、宋东坡先生游招隐唱和诗碑、瘗鹤铭碑
在今河南新乡县西南。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获嘉县于此。《汉书·武帝纪》: “春,至汲郡新中乡,得吕嘉首,以为获嘉县。”
又作白涧岭。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北十六里。《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二年(416),“丁零翟猛雀驱掠吏民,入白涧山为乱,魏内都大官河内张蒲与冀州刺史长孙道生讨之”。即此。古山名。又作白涧岭。在今山西省阳城县
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松汀山 “高六十余丈。巉岩壁立,峙沙河中。山腰有山洞,每洞可容二百人。土人结筏,缚梯而上,以避兵”。
军镇名。北魏延兴二年(472)置,与东荆州同治朗陵(今河南确山县南十八里任店镇)。《魏书·韦珍传》:桓诞降,“以诞为东荆州,令珍为使,与诞招慰蛮左。……以奉使称旨,除左将军、乐陵镇”。太和十年(486
又名宴喜台、燕喜台。在今安徽砀山县东郊。唐李白有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