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池
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镇西北。《清一统志·解州》:六小池“在州西北十五里,女盐池西北四里。一曰苏老, 二曰贾瓦,三曰金井, 四曰熨㪷。五曰永小,六曰夹凹。多淤莱,水溢女盐池为害。明隆庆中,以正课不登,并括六池盐利。寻罢。本朝康熙中,以大池水患,暂开小池浇晒,水退封禁。乾隆二十三年, 因大池被淹,又复准开晒”。
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镇西北。《清一统志·解州》:六小池“在州西北十五里,女盐池西北四里。一曰苏老, 二曰贾瓦,三曰金井, 四曰熨㪷。五曰永小,六曰夹凹。多淤莱,水溢女盐池为害。明隆庆中,以正课不登,并括六池盐利。寻罢。本朝康熙中,以大池水患,暂开小池浇晒,水退封禁。乾隆二十三年, 因大池被淹,又复准开晒”。
即今河南邓州市东三十六里汲滩镇。 《清一统志·南阳府三》: 㴔滩镇 “西枕湍河, 当襄、 陕之冲”。在河南省邓州市东部。面积22.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㴔滩
①唐天宝二年(743)置,属安东都督府。治所在今辽宁辽中县境,辽河西岸。辽废。②北宋崇宁四年(1105)于王口砦置,治所在怀远县(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七十里老堡乡)。《宋史·地理志》 平州怀远军:
①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北二十里阳邑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废,景明二年(501)复置阳邑县。北周建德四年(575)移治白塔村,即今太谷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太谷县。②隋
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值夏镇。清光绪 《庐陵县志》 卷3: 值夏市 “在县东南三十五”。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姚州。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县旧城东北十五里。天宝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云南省姚安县东,属姚州。天宝以后地入南诏。
本名洛邑,春秋时亦称成周。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东二里洛河北岸。周敬王避王子朝之乱徙都成周,指此。此后加以扩建,为春秋后期较繁荣的都市之一。战国时改称雒阳,以在雒水之北而得名。东汉建都于此。故城即
在今浙江平阳县南鳌江镇屿山村。《方舆纪要》卷94平阳县:屿山寨“在县东北壮士所东南,临海口。贼从此突入,则西犯天仙、南犯双峰诸乡、北犯所城,为备御要地”。
即今安徽青阳县东长山。《方舆纪要》卷27青阳县:古长山“在县东南三十里, 秀拔群山。宋范仲淹尝读书其中,更名读山”。
东汉改合肥县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西。三国魏复为合肥县。东汉改合肥县置,治今安徽省合肥市。三国魏复为县。
在今福建上杭县北。《清一统志·汀州府一》: 南宝山 “在上杭县北七里。据金山之阳,故名。望之如笔插空,南宝溪出焉。近山有宝兴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