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德府
唐乾宁四年(897)升华州置,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光化元年(898)复为华州。
唐乾宁四年(897年)升华州置,治郑县(今陕西华县)。辖境同华州。光化元年(898年)复为华州。
唐乾宁四年(897)升华州置,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光化元年(898)复为华州。
唐乾宁四年(897年)升华州置,治郑县(今陕西华县)。辖境同华州。光化元年(898年)复为华州。
清置,属开州。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五十二里两门镇。
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三十五里。唐陆希声隐于此,曾著 《颐山十七咏》,以志台池泉石林木之胜。《舆地纪胜》 卷6常州: 颐山,“ 《晏公类要》 云: 在宜兴县。陆相隐迹之所也”。
即今广西柳江县东南穿山镇。清雍正十二年 (1734) 设巡司于此。
明宣德十年(1435)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北水晶乡南黑斯寨。后废。
在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南癿藏乡一带。唐天宝十三年 (754) 置天成军于此。在今甘肃省临夏市西。唐天宝十三载(754年)于此置天成军。
亦译作锁纳儿江。故址在今孟加拉国达卡东南之苏纳尔冈。明费信 《星槎胜览》 卷4: 榜葛剌国,“其国海口有港曰察地港……港口起程十六站,到琐纳儿江,有城池街市,聚货通商”。
即乌揭。秦汉时西北部落。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湖至新疆阿尔泰山间额尔齐斯流域。《汉书·匈奴传》: 郅支单于破乌孙后,“因北击乌揭,乌揭降”。
即今黑龙江省宾县治。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宾县,土名苇子沟。”
金大定十一年 (1171) 置,为保德军治。治所即今山西保德县。二十二年 (1182) 为保德州治。蒙古宪宗七年 (1257) 废入保德州。明洪武七年(1374) 又降保德州为县,九年 (1376)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自良镇。《方舆纪要》卷108容县:自良驿“在县东北七十里。路出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