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三郎长官司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黎平府》:分管三郎废司“或云即曹滴司也。宋有容江巴黄,元置曹滴,明以容江巴黄并入,共为一司。本朝康熙二十三年裁”。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黎平府》:分管三郎废司“或云即曹滴司也。宋有容江巴黄,元置曹滴,明以容江巴黄并入,共为一司。本朝康熙二十三年裁”。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杜陵县置,属高州。治所在今广东阳西县。大业初属高凉郡。唐武德五年(622)复改为杜陵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杜陵县置,治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属高凉郡。唐武德五年(6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方舆纪要》卷117赵州:三耳山“在州治(今凤仪镇)西里许。有三峰高耸如耳,一名凤仪山。以一支两翼如凤来仪也”。
1928年于旧京师置北平特别市(今北京市),直隶于行政院,为河北省治。1930年改称北平市,不久移省治于天津市。1937年日军占领后,曾成立“北平地方维持会”、“北京特别市”。1938年改为北京市。1
①即今江苏太仓市东北浏河镇。为娄江入海处。元时海运漕粮由此出海。延祐元年(1314)昆山州治曾徙于此,至正十七年(1357)复回原址。当时曾号为“六国码头”。明永乐三年(1405)郑和下西洋,亦由此出
即长利郡之讹。王仲荦《北周地理志》:“《魏书·地形志》:苌和郡,景明元年置。按苌和当作长利。苌,长之俗体,和、利形近而讹。”北魏景明元年(500年)置,治南商县(今陕西商南县西)。属洛州。辖境约当今陕
①在今天津市海河西岸。清光绪《畿辅通志》卷76:“七里海在宁河西南宝坻县东南天津之东。《明实录》:七里海计二百二十五里,有荒地二万一千五百余顷。其西接塌定河,北承后海,后海之西北为鲫鱼淀,又北为香油淀
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大庾县:大明水“在府西南六十里。源出崇义县傀儡山,北流入章江,为大明江口”。
俗名洛水。即今陕西勉县东南养家河。北入汉水。《水经· 沔水注》: 容裘溪水 “南导巴岭山,东北流……又北径西乐城东,而北流注于汉”。
在今广东阳春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1阳春县:石窟岩“在县西北百三十里。有上、下二岩,上岩轩敞,陆路可抿雷廉。下岩从水中出,可通小舟,石壁奇绝”。
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南三皇乡。清属永宁州,雍正四年 (1729) 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西南。清雍正七年(1729年)于此置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