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河市
一名刘公河镇。在今湖北蕲春县东北三十三里刘河镇。民国《湖北通志》卷33《乡镇》:“刘公河市,在州(蕲州故治,今蕲州镇)北九十里。”
一名刘公河镇。在今湖北蕲春县东北三十三里刘河镇。民国《湖北通志》卷33《乡镇》:“刘公河市,在州(蕲州故治,今蕲州镇)北九十里。”
亦作河湟郡。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黄河城(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黄河北岸)。《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北径黄河城南,西北去西平二百一十七里。” 会贞按: “湟、黄二字通用,或以此黄河为湟河之讹。”
在今广西陆川县南七十里良田镇东,西邻温水寨。清设外委戍守。
①在今江西临川市东北五里。是当地百姓为纪念“卧冰求鲤”的王祥而建。桥下池畔原有“晋王祥卧冰地”石碑一块,今不存。桥西原有孝义寺,内有王祥塑像。今寺已毁,桥仍完好。②在今河南巩义市西东洛河上。《新唐书·
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复州路置,治所在玉沙县(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辖境约当今湖北仙桃、天门、洪湖三市。明洪武九年(1376)降为沔阳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复州路置,治玉沙县(今湖北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东部之东岛。1935年命名为林康岛。1947年改名和五岛。1983年又改名东岛。
即金渊郡。治所在金泉县 (今四川金堂县东南同兴场)。《隋书·地理志》 金泉县: “西魏置县及金泉郡。后周废郡。”
五代周显德三年 (956) 置,治所在渤海县(今山东滨州市北滨城镇)。北宋辖境相当今山东滨州、沾化、博兴、利津等市县地。明属济南府。清雍正十二年 (1734) 后不辖县,属武定府。1913年改为滨县。
即今四川开县西南铁桥镇。清咸丰 《开县志》 卷3: 铁锁桥 “离城一百里”。
战国楚邑。后属魏。即今河南鲁山县。《史记·楚世家》: 楚肃王十年 (前371),“魏取我鲁阳”。即此。西汉置鲁阳县。古邑名。春秋楚邑。战国时属魏。即今河南省鲁山县。《史记·楚世家》:肃王十年(前371
即昌谷。今河南洛宁县东北、宜阳县西之连昌河。《水经·洛水注》: “又东有昌涧水注之。水出西北宜阳山,……南注于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