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剑川县

剑川县

①北宋宣和三年 (1121) 改龙泉县置,属处州。治所即今浙江龙泉市。南宋绍兴元年 (1131)复名龙泉县。

②元至元十一年 (1274) 改义督千户置,属鹤庆路。治所在今云南剑川县南十四里下登附近。明洪武十七年 (1384) 升为州,1913年废州仍为县。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剑川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


(1)古县名。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以龙泉县改名,以避龙字讳。治今浙江省龙泉市,属处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复名龙泉县。(2)今县名。在云南省西北部。属大理白族自治州。面积 2319 平方千米。人口16.9万。辖5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金华镇。名称来由其说较多:一认为因山水得名,以剑湖尾水名为县名;或因“河流如川,山形如剑”,综合山和河的特征命名;近说以族名为地名,“剑”为族称或部落名号,即唐初居住于该地的施、顺诸蛮的自称,剑川即剑人居住的地方;或“剑”即“”,是藏语对纳西族的称谓,“”是坝子或地方,剑川意即纳西人的地方;再一说以物产得名,以产“浪剑”著称,意即“铸剑民族居住的地方”。唐为罗鲁城,又称剑川城,南诏置剑川节度于剑川城。大理国置义督赕,属谋统府。蒙古宪宗四年(1254年)置义督千户。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为剑川县,治今县南剑川湖西岸,属鹤庆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升为剑川州,治今金华镇,属鹤庆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属丽江府。1913年复置剑川县。1914年属腾越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0年属丽江专区,1956年改属大理白族自治州。1960年洱源、邓川2县并入。1962年洱源县析出复置。地处横断山地北段,地势北高南低。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玉米、小麦、蚕豆、烟草、油菜籽、马铃薯,并产当归、川芎、大麻等。工业有采煤、农机修造、冶炼、水泥、木材加工、木器、食品加工、酿酒、印刷、民族服装等。特产木雕家具、马场归、羊乳饼。滇藏公路纵贯东部,与剑六、平甸公路作K形分布。古迹名胜有海门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石钟山石窟、沙溪兴教寺壁画、石宝山、金华山。白族每年农历三月有梨花会,六月二十五日过火把节,八月初一举行石宝山歌会。


猜你喜欢

  • 卤中

    在今陕西蒲城县南二十里。《汉书·宣帝纪》:宣帝少时,“常困于莲勺卤中”。注:如淳曰:“莲勺县有盐池,纵广十余里,其乡人名为卤中。”又称东卤池。在今陕西省蒲城县南。汉代纵广十余里,属莲勺县。宣帝曾被困于

  • 金鸡砦

    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金鸡砦“自金毛关平地特起一山,高百丈,周环有水。明正德中,剿流寇尝屯兵于此”。

  • 腰鼓城

    即吴越国杭州罗城。在今浙江杭州市。唐景福二年 (893) 钱镠建。周七十里。因其南北修长,东西狭窄,形似腰鼓,故名。

  • 绛川戍

    北周置,在今山西绛县北绛水流域。北周置,在今山西省绛县北。因绛水得名。

  • 县前江

    ①即今江西分宜县南袁河。《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分宜县:县前江“在县城南,即秀江也。自宜春县流入界,经昌山峡而东,澄澈环抱,出钟山峡,入新喻县界”。②即今海南省临高县东文澜河。明正德《琼台志》卷5:县

  • 奉城

    即江津戍。在今湖北荆沙市 (沙市) 南长江中。《寰宇记》 卷146江陵县: “故奉城在燕尾洲上。郭仲产 《荆州记》 云: 江津长车之领百家主渡江南渚州贡奉,谓之奉城。” 《水经·江水注》: “洲上有奉

  • 商都河

    又作上都河。即今滦河上游闪电河。因其流经元上都故城 (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昭乃门苏木) 之南而得名,明代译音讹为商都。明 《蓟镇边防》 谓蒙古人以河水清绿急流,呼为商都,实是误解。又谓古北哨夜以滦

  • 彻当县

    唐贞观五年(631)置,后属羁縻穹州。治所在今四川黑水、红原县境。后废。

  • 天童寺

    东晋建,在今浙江鄞县东南。《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天童寺“在鄞县东六十里。山有玲珑岩,东晋时立祠岩上。唐开元中高僧法璿居之, 日诵莲经,感天童捧天食来供人”。故名。现存建筑系清重建。在浙江省宁波市鄞

  • 木兰围场

    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清初为蒙古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牧地,周一千三百余里,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二百余里。康熙秋巡塞外,于此举行搜狩之典。此后,每年八月清帝王于此行围,蒙古诸部皆从。《清一统志